外长王毅:习近平本月访欧
2014-03-09 06:54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王毅就客机失联事件表示揪心。新华社发 王毅谈中国外交有底气,有骨气,要大气。京华时报记者王海欣摄 回应马航客机失联事件感到“揪心” 谈中日关系“2014年不是1894年” 外交部部长王毅昨天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提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下旬将访问欧洲,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将首次访非。王毅表示,今年中国外交将推进海外民生工程,更积极主动地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京华时报记者 商西 □年内出访 习近平本月访欧谈城镇化 欧洲在今年外交中排优先位置 在昨天举行的记者会上,外交部部长王毅应询介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下旬到访欧洲,这是中国为推进大国关系所采取的又一次重大的外交行动,必将开辟中欧关系新的历史篇章。 “欧洲在今年中国外交议程中排在优先的位置”。王毅表示,“合作”是中欧关系的关键词,欧洲是中国极具潜力和空间的战略合作伙伴,此访双方将重点在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新型城镇化、互联互通、人文交流等一系列重要领域加强互利合作。 王毅指出,希望此访能推动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着眼于今后的中欧自贸安排,共同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多极化进程。 “中欧合作,世界将更安全、更均衡、更美好。”王毅说。 李克强将访非洲“好兄弟” 援非千余项目无一附政治条件 王毅昨天在记者会上透露,继习近平主席去年成功访非后,今年李克强总理也将踏上非洲的土地,这将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总理首次访非。王毅提到,今年是周恩来总理首访非洲50周年,中非友谊代代相传,中非合作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中国还没有摆脱贫困的时候,我们就勒紧裤带来支援非洲兄弟的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当然非洲的兄弟们也把新中国抬进了联合国”。王毅提到,中非是同甘共苦的好兄弟,是平等合作的好伙伴,还是共同发展的好伙伴。 王毅强调中国对非合作“从不居高临下,从不干涉内政,也从不开空头支票”,迄今中国为非洲已经援建1000多个成套项目,没有附加过任何政治条件,“这一基本事实就可以使任何对中国的不实之词苍白无力”。 ■解读 与欧盟谈投资协定正逢其时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出访欧洲,体现中国外交的全面战略以及欧洲在中国外交中的重要地位。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闫瑾提到,从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中国从战略角度一直比较重视欧洲,中欧关系发挥着独立作用。 周弘指出,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经10年,虽然总体关系良好,但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欧盟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经济体,虽受欧债危机影响,但实力依然雄厚,欧盟的“2020战略”与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有很多契合之处,双方可以互为发展动力。 王毅在记者会上介绍,希望主席此访推动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且着眼于今后的中欧自贸安排。周弘认为,中国现在与欧盟谈投资协定正逢其时,但因欧盟体量很大,内部机构非常复杂,自贸区谈判还有很多问题需解决。 闫瑾也认为中欧经济合作仍是重中之重,自贸区肯定是重要议题,在与冰岛、瑞士等非欧盟国家签署自贸区协议后,能不能带动对欧盟国家的影响,今年是否有突破,也是一个期待。闫瑾还提到,习近平此访或将赴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访问演讲,欧洲学院将借机揭牌一个中国研究中心,在推动中欧人文交流上有所作为。 此外针对当前备受关注的乌克兰局势,闫瑾认为习近平主席此访肯定会与欧洲国家交流看法及政策主张,但因欧洲支持乌克兰反对派,此事比较敏感,还应谨慎,同时俄罗斯可能会对中国有所期待,或将通过中国传递声音,转达意见。 中国在非安全领域投入加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指出,中非是全天候的伙伴关系,非洲一贯以来是中国外交非常重要的一个阵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不仅中国外长每年首访到非洲去,而且领导人也基本交错前去访问,这表示对非洲的重视。继去年主席访问非洲后今年总理又首访非洲,也是保持热度和重视程度。 贺文萍提到,中非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将于2015年在南非举行,因此她推测总理此访国家中或有南非,为明年开会作进一步沟通交流,比如主要在哪些领域加强合作,总结上一阶段工作等。 “非洲当然是不能丢的,除外交、政治、经济外,现在很多安全领域中国加强的投入也很大”。贺文萍指出,当前其他国家也更关注到非洲,今年8月美国将主办首次美非峰会,“正因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大,才使得非洲现在在其他大国的议事日程上也变得重要”。 □中日关系 历史领土问题没有妥协余地 会上,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提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绝不允许开历史倒车”的表述,问如何才能走出中日关系目前的僵局。 “在历史和领土这两个原则问题上,没有妥协的余地”,王毅指出,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如果日本某些人要执意为当年的侵略历史翻案,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都绝不会容忍和姑息。 王毅指出,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时,双方曾就妥善处理历史、台湾以及钓鱼岛等问题达成重要的谅解和共识,构成中日复交的前提,也打下两国重归友好的基础,但近来日本领导人的一系列言行背叛了中日复交的精神,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根基,中国人民当然不会、也不可能答应。 日本记者还问道:“有人把当前的中日关系比作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和英国的关系,您对此怎么看?”“2014年不是1914年(一战爆发),2014年更不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王毅指出,中日是近邻,本应和睦相处,目前的局面不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利益。 “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只有真正坚持和平道路,不再说一套做一套,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王毅表示,希望日本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道理,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中美关系 要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 王毅认为,去年中美关系最大的亮点是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的“习奥会”,双方就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中美关系极为重要,也极其复杂”,王毅指出,今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双方合作的需求远远大于分歧。 王毅特别强调中美两国要相互尊重,“如果把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比作建造一座大厦,那么相互尊重就是这座大厦的地基”。王毅认为,中美真正做到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地基就能打牢,就能抵御风吹雨打,惠及中美,造福世界。 “亚太地区应该成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实验田,而不是相互争斗的博弈场”,王毅表示,中方愿意同美国一起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实现良性互动。 □外交工作 将建领保全球应急呼叫中心 王毅介绍,主动进取是去年中国外交最鲜明的特点,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密集出访22国,接待65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访华,同300多位外国政要进行会见交流,与外国达成约800项合作协议。 谈及维护中国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权益和安全,王毅讲了一个故事:一位河南女士的丈夫在海外打工蒙冤入狱,经使馆努力终无罪释放与家人团聚,这位女士来信写道“是你们拯救了这个破碎的家,你们是我们最亲的人”。 “老百姓把我们当作最亲的人,是外交人员的最高荣誉”,王毅介绍,目前中国每年出境达近1亿人次,海外企业2万多家,外交部每年要处理几万起领事保护案件,“我们愿意为每一位怀揣梦想,走出国门的同胞遮风挡雨,成为大家可以依靠的坚强后盾”。 王毅介绍,外交部将在年内建成领事保护与服务全球应急呼叫中心,一个24小时的电话热线,让同胞不管走到世界哪个角落,一旦遇到危难,就能在第一时间与祖国取得联系。 当被问及履新外交部长一年来的工作感受时,王毅提出办好新时期中国外交要有底气、有骨气,还要大气,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向世人展示国人的从容、自信、开放和进取。 □人物 王毅两会首秀道“揪心” 昨天,履新中国外长一职近一年的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外长王毅的这场两会首秀,以温文尔雅的举止、犀利明快的语言与务实高效的工作获赞。 言及客机失联事件感揪心 全国两会期间的外长记者会历来人气旺。尽管今年从“高大上”的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挪到了梅地亚新闻中心,现场依然提前1小时已座无虚席,等待外长王毅的首秀。 对于昨天凌晨突发的客机失联事件,王毅在记者会上两次回应这一关切。 “今天早晨,我们得到了一个非常令人忧虑的消息”,开场白中,王毅提及此事时表示“很揪心”,祝愿每一个人都能平安。记者会结束时,王毅说“我要尽快回到外交部处理马来西亚航空的事!” 有记者冲上前请部长留步,希望他现场打电话了解最新情况并发布。匆匆离场的王毅停下脚步对记者说:我知道你们很关心,我也很关心,我要马上回去,有消息一定及时发布,随即转身离去。 “多实在”,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昨天在微博上评价王毅,认为其神态、气质和语调“都彰显当代外交家风采”。还有网友对“揪心”一词感同身受。 多用比喻语言“生动鲜明” “中国外交政策都装在他的肚子里”,有网友观察到王毅几乎全程脱稿答问,且“有理有据,张弛有度,软硬结合”,还有网友形容“开口语调平似湖面,言语却有破冰的力量”。 前外长李肇星讲过一个故事。王毅在外交部工作几年后还是科员,有次给领导人写的稿子受到“追查”,外交部惴惴不安,谁知是因写得好获特别称赞。李肇星说这是他第一次听见王毅的名字。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认为王毅昨天的答记者问观点鲜明、语言简洁、表达有力,很有风格。时殷弘指出,王毅外交经验丰富,回答问题既有新意,又犀利明快,个人特点鲜明。 王毅将处理朝鲜半岛问题要做好的三件事比喻为“爬坡、过坎、走正道”,这一“用比喻的语言风格”也给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留下较深印象。 亮明中国底线“清晰给力” “语言非常生动,有新的表述,听了之后还是很提气的”,阮宗泽提到,王毅谈周边关系时用“人敬一尺,我还一丈”,谈领土主权问题时说“不是我们的,一分不要;该是我们的,寸土必保”,亮明底线,是中国新时期外交负责任的表现。 “别人老在猜中国想干什么”,阮宗泽认为,清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底线,能够减少误判。他指出,现在国际上有部分声 音认为中国越来越“咄咄逼人”,但没看到这些措施都是在反制别人,是他国先单方面改变现状。 时殷弘指出,外交家一个很重要的本领就是说话的才能,要用准确、可理解的语言阐述一国的对外政策。王毅昨天用“三气”总结做好新时期外交的经验:有底气,有骨气,还要大气,网友也用“三气”总结王毅的答记者问:有底气,很大气,并且接地气。 □记者会侧记 100分钟16题“效率最高” 昨天记者会时长1小时40分,王毅回答了16个问题,为近年之最,可谓答题效率最高。记者统计2009年至今的6场两会外长记者会发现,有5个问题是“必答题”,分别是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日关系和朝鲜半岛问题。 6年来,每场记者会“打头阵”的问题都是对过去外交工作的总结和对今后外交工作的展望,但时限不同,比如今年是过去一年与新的一年,去年是“过去五年”,因恰逢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而2012年问得更猛,是对“过去十年”的评价。 除外交理念风格、国际形势格局等问题外,每年都会涉及一两个当年的热点问题,如今年的乌克兰局势,去年的叙利亚问题,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2009年的金融危机等。 相同问题的关键词也在改变。比如中日关系,2009年的关键词是“毒饺子”和“东海油田”,2011年增加了钓鱼岛争端与中日国民感情问题,而今年“历史”成为陈述中日关系的关键词。 □精彩语录 中国与邻国打交道已经几千年了,我们历来秉持以和为贵,以诚待人,人敬一尺,我还一丈,今天的周边外交我们将更积极地践行亲诚惠容的理念,让周边国家和人民更多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更好地理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谈周边外交 我们绝不会以大压小,但也绝不接受以小取闹。在涉及领土和主权的问题上,中国的立场坚定而明确:不是我们的,一分不要;该是我们的,寸土必保。 ——谈领土海洋争端 朝鲜半岛就在中国的家门口。在半岛问题上,我们始终有一条“红线”,就是绝不允许生战生乱。处理当前的半岛问题要做好三件事,“爬坡、过坎、走正道”,爬无核化这个坡,迈过缺乏互信这道坎,走对话解决这条正道。 ——谈朝核问题 2014年不是1914年,2014年更不是1894年,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谈中日关系 |
相关阅读:
- [ 03-08]全国两会“半边天”风采
- [ 03-08]两会调查:人大代表休会时间去哪了?
- [ 03-08]两会观澜:灾难面前看到人道的力量
- [ 03-08]门巴族女代表“出墨脱记”:开完两会4月初才能到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