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农民工城乡边缘化突出 劳动权益频受侵害
2014-02-23 06:51 靳晓燕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民工生态:2013中国人本发展报告》显示: 农民工“城乡边缘化”日益突出 靳晓燕 在这样特殊的“三化”(即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交错转型时代背景下,超过2.5亿、接近3亿规模的进城务工者社会群体,不仅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生力军,也是中国城市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但也正是这样一支劳动大军,他们所处社会经济地位最为弱势,难以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且随着不合理的代际传承陷入“贫困—机会—能力”恶性循环陷阱不能自拔,以致成为中国整体人力资本形成、积累和提升的最大瓶颈。 因此,“如何在制度安排及运作机制层面理顺疏通‘三化’转型中进城务工群体人力资本形成、积累和提升的实现路径及方式,就成为整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在日前《民工生态:2013中国人本发展报告》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人本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宝元教授表示。 必须直面回应的“重大现实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发布的检测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而最新公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总量就已达到了17392万人。 进城务工群体的生态问题,已成为学界、政界乃至社会各界不可回避而且必须直面回应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报告研究是通过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114个一线、二线、三线城市随机抽样调查完成的,共发放问卷10000份,回收7258份,回收率72.58%;其中,有效问卷6649份,问卷有效率为91.61%。 报告显示:随着时间推移和代际传承,市民化导向的城乡、区域、城市、行业、单位、工作间的务工流动配置逐渐呈现出新的格局及趋势:流动数量逐年增长,新生力量已成主流;外出务工谋生为先,流动成因多元变化;区域走向中西回流,省内流动比重渐升;务工城市二线赶超,城际流动已为常态;行业分散单位集中,职业流动渐显频繁;举家流动趋势明显,城市教育愈受关注。 总体生存状态:难以“市民化” 报告通过城市社区及基层农村的田野访谈调查,利用鲜活的一线故事勾勒出当今进城务工人员的酸甜苦辣。 总体而言,建筑民工作为高危弱势职业群体,往往以合法或非法的劳动派遣方式被雇佣,不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社会保险;70%以上的工人并没有接受过定期体检;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近半数建筑民工按年度发放工钱,且欠薪情况非常普遍。 李宝元教授指出:这个身份尴尬、规模庞大、生在夹缝、居无定所的特殊社会群体,大部分在城市无法享受包括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他们在城市生活和工作方面长期处于既难以“市民化”又被“边缘化”的困境之中。 他们的生存状态是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 报告显示:当前进城务工人员从业工作主要面临两大困境:一是就业渠道和方式单一,主要从事一线底层体力性操作工作,职业发展上升空间有限;二是劳动合法权益普遍受侵害,基本劳动权益难以维护。 在工业化成熟发展、城镇化快速转型、市场化攻坚深化的“三化”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中国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与规模将继续逐年扩大,进城务工人员的市民化愿望也将更加迫切,其“城乡边缘化”问题日益突出,他们在城市的生存状态不仅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成败,也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关键环节和社会基础。(本报记者靳晓燕) |
相关阅读:
- [ 02-21]霞浦牙城乡贤三年捐资1500万“反哺”家乡
- [ 02-21]乡愁应是“城乡之愁”
- [ 02-19]立法·救助·群租·目标——住房城乡建设部回应四大住房热点问题
- [ 02-19]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可享减免耕地占用税等优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