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际 > 国际要闻 > 正文

泰国示威者试图拉拢稻农 冀借此使英拉政府垮台

2014-02-11 16:01: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晨 陈瑜辉  
分享到:


中新网2月11日电 据美国媒体11日报道,泰国反政府示威者10日再度聚集曼谷街头,不过这一次他们是为稻农筹资。抗议者们觉得为农民筹措一些钱款也许可以帮助修复他们与农民的关系,他们希望挫败已多次依靠农民支持重新上台的钦那瓦家族。之前,示威者们曾责怪稻农推选奉行民粹主义、挥霍无度的政府上台。

泰国人民民主改革委员会(People's Democratic Reform Committee)的发言人Akanat Promphan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筹集了940万泰铢(约合172万元人民币),我们希望今天可以再筹措到一大笔钱”。他说,“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彰显我们的行动是为了每个人,为了整个国家”。在他发表此番言论之际,数百名示威者开始在曼谷游行。该委员会在曼谷组织抗议活动已有三个月。

据悉,数百名农民聚集在司法部总部楼外,呼吁当局发放拖欠他们的大米款项。之前,按照一项数十亿美元的大米补贴政策,泰国农民将大米出售给了政府。还有一些农民封锁了道路,或者在曼谷其他政府部门举行抗议。最近几个月,大米补贴项目的资金逐渐枯竭,这令英拉·钦那瓦领导的陷入困境的泰国政府雪上加霜。

就在数周前,一些反政府示威者还用“水牛”、“乡下人”等贬义词来形容农民,责怪他们在过去先后推选亿万富翁他信和他的妹妹英拉上台执政。曼谷的许多民众说,农民太穷,而且太过愚蠢,不会想到英拉在2011年以压倒性优势赢得大选后推出的大米补贴政策最终可能难以为继。

一些反政府示威者曾呼吁泰国国王普密蓬指定一位总理来领导国家。不过现在,泰国前副总理素贴领导的抗议者们觉得为农民筹措一些钱款也许可以帮助修复他们与农民的关系,他们希望挫败已多次依靠农民支持重新上台的钦那瓦家族。

大米在泰国具有强大的象征意义。泰语“吃饭”字面上就是“吃米饭”。种植和收获季节则决定了泰国农民的生活节奏。过去三个月曾走上曼谷街头参加示抗议活动的示威者中的许多人认为,试图通过补贴政策来操纵大米市场的失败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英拉政府的问题。

根据该补贴计划,泰国政府以较市场行价高出50%左右的价格从泰国农民手中收购大米,政府之后再将大米囤积起来,希望藉此推高国际市场的大米价格。当时,泰国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而全球用于进出口贸易的大米占全球大米总产量的份额相对较小,仅为7%。英拉的顾问们认为,一个地方的大米出口中断,将会引发其他市场的价格飙升。

然而,这一计划很快陷入困境,由于市场长期缺乏大米,印度开始恢复大米出口。此外,菲律宾等主要进口国也开始提高本国的大米产量。全球大米价格开始回落,导致泰国帐面损失与日俱增。一位前泰国央行官员表示,泰国总损失可能高达120亿美元。

英拉此前一再为大米补贴计划辩护,称这一政策是成功的,它给农民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并促进了农村的消费。

然而就在最近几个月,政府因资金匮乏拖欠了本应支付给稻农的款项。由于英拉政府受到的政治压力越来越大,国有银行不愿再为该项目提供资金,据农民家属和警方称,至少已有两位农民因承受不了债务压力而自杀。

泰国反腐败机构目前正迅速展开调查,英拉被指无视大米补贴计划造成的巨额损失,她可能因此面临弹劾风险。该反腐败机构在管理不善以及腐败调查方面拥有很大的权力。

未来的问题是农民的怒火是否会造成英拉政府的垮台。很多在曼谷抗议的农民说,相比把英拉政府拉下台,他们对从政府手中拿回欠款更感兴趣。政局分析人士表示,未来农民仍有可能投票给看似能给他们带来最大实惠的政党。

不过,一些农民称,如果英拉政府垮台能够对此有所帮助,这将不成问题。现年51岁的Suma Chueydee说,如果政府认为他们无法解决我们的问题,那么他们就应该赶紧闪人,让一个新的政府来满足我们的需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