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三问国内首个单独两孩落地政策:是否现人口爆棚?

2014-01-18 18:13  岳德亮 周竟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琼 黄晓夏  
分享到:

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会议2014年1月18日宣布,经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该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单独两孩政策方案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审核的省份,单独两孩政策落地实施。

新政策实施前违法生育的社会抚养费如何处理?放开单独两孩带来的压力多还是机遇多?会出现新增人口“爆棚”吗?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向浙江省政府、省卫生计生委的相关负责人予以求证。

政策实施前违法生育缴不缴费?

单独两孩政策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近期,广西、陕西、浙江等地纷纷启动了相关法规的修订程序。2014年1月17日单独两孩政策的“靴子”率先在浙江“落了地”。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17日发布公告称,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九条的决定》,自2014年1月17日起单独两孩政策在该省落地生效。

“浙江是国内第一个落地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丁祖年说。

在得知浙江省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大家都迫切想知道,政策实施前违法生育第二个孩子的,要不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对此,浙江省省长李强表示,单独两孩政策实施以前,单独夫妇违法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在新政策实施日(即17日)前已经送达征收决定书的决定继续有效。也就是在这之前违法了,决定继续有效,不能说后面出台了政策,前面的就无效了。

同时,要加强再生育审批的衔接。“在今年6月30日之前,对近期再生育的,符合单独两孩政策的对象,要抓紧办理再生育的手续。”李强说。

“浙江的政策很宽松了”!浙江省卫生计生委的一位工作人员评价说。

新增人口会带来压力还是机遇?

在养老、医疗等领域财政压力逐渐增加的背景下,单独两孩政策放开意味着什么?

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表示,新增加的出生数量不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明显影响。“前几年可能会对医院、教育等领域造成一定的压力”,但是可以通过积极引导高龄产妇科学、理性生育等解决。

放开单独两孩政策,对浙江来说,更是保证劳动力供给和缓解人口老龄化的机遇之一。李强表示,近年来全省劳动力逐年下降。据测算,在此前生育政策下,全省劳动力总量短缺将逐步加重,按户籍口径劳动年龄人口将从目前的3230万人逐步减少到2030年的2620万人。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到2030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将比此前生育政策下多9万人,到2050年预计增多175万人,对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很有好处。

据了解,从2010年开始,浙江省老年人口规模进入快速增长期,人口结构矛盾逐步显现。

截至2013年年底,浙江省60岁以上人口占比18%。李强说,预计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到2030年老年人口比重相对降低1个百分点,到2050年相对降低约3个百分点。

放开单独两孩会出现“爆棚”吗?

社会对放开单独两孩政策期待很高,那么放开单独两孩会出现新增人口“爆棚”吗?

记者从浙江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单独两孩政策适用于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独生子女是指夫妻生育或合法收养的唯一子女,即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或曾有兄弟姐妹但兄弟姐妹均于生育子女前死亡。

根据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此前围绕完善现行生育政策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论证,结果表明,2014年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头五年出生数年均增量10万人左右。再向后的近十年出生数增量基本稳定在8万人左右。

郑继伟明确表示,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不会造成人口失控。

“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群众生育观念已经发生整体性变化。”浙江省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蒋泰维说。

2013年11月19日,浙江省在舟山市率先试点了单独两孩政策。截至2014年1月9日,该市仅有58对夫妻申请生育单独两孩。

但是,在当地一家媒体进行的网上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1月18日10时许,想生两孩的比例约为70%。杭州市民倪先生表示,两个孩子确实需要,一是从小有个伴,二是可以培养孩子相互间宽容的性格,三是自己的养老两个孩子可以减轻点负担。  (记者岳德亮周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