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耕地红线和生态红线都要严防死守
2013-12-30 19:38 王立彬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刘玮 黄晓夏 |
分享到:
|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 王立彬)30日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成果显示,尽管我国耕地比原来掌握的数据增加了2亿亩,但耕地总体质量不高、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优质耕地持续减少、人均耕地面积持续下降的趋势没有改变。与此同时,我国草地、滩涂、沼泽、冰川与积雪持续减少,局部地区盐碱地、沙地增加较多。在“增”与“减”的鲜明对比中,可以感到我们生态空间不断被挤压的现实。呵护山水林田湖这一生命共同体,呵护我们的耕地红线、生态红线刻不容缓。 守卫我们的生命共同体,就要强化耕地红线意识,在耕地数据有所增加时,尤其要头脑清醒。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世元30日强调,耕地数据有所增加主要是受调查标准、技术方法改进及农村税费政策调整等影响。数据有所增加,但我国实有耕地就18亿亩多,而且优质耕地不断减少的现实不容回避。新增耕地分三部分看,一部分位于光照、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东北、西北;一部分土壤受中、重度污染,大多不宜耕种;一部分因开矿塌陷造成地表土层破坏、地下水超采形成漏斗地,越来越难以正常耕种。然而减少的,却多是城乡接合部的优质耕地。两次土地调查期间,仅东南沿海5省市消失的水田,就相当于福建全省水田面积。消失的,多在鱼米之乡;增加的,多处于光水严重不足的北方。全国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就18亿亩多,13亿人的饭碗就靠这些实有耕地。因此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动摇,耕地红线只能严防死守。 守卫我们的生命共同体,就要坚持耕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互为一体,致力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有所增加同时,具有生态保护、水土涵养功能的草原、滩涂、沼泽、冰川与积雪持续减少,局部地区盐碱地、沙地增加较多。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地的命脉在树。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主任孙英辉说,从世界范围看,耕地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融合逐步深化。尤其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纷纷加大农地尤其是耕地保护力度,从维护食物安全深化为生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安全。耕地与林草、滩涂、沼泽、冰川积雪互相依存、唇亡齿寒。在严防死守耕地红线、进一步赋予耕地保护红线同时,要尽快步入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耕地与其他用途土地一体化呵护的轨道上来。 守卫我们的生命共同体,一定要强调可持续发展核心之义的代际关系和代际公平。“惠我无疆,子孙保之。”山水林田湖,既涉及当代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事关子孙后代的饭碗和生存空间。1987年问世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指出:“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守住耕地红线,守住山水林田湖的生态红线,是我们在处理代际公平时必须考虑的种族繁衍生息的底线。“但有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数据中的新增耕地,相当一部分位于东北、西北的林草地区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内或25度以上陡坡,要按中央统一部署,依法还林、还草、还湿并实施耕地休养生息,让我们的土地喘口气,让我们的山河喘口气。谋及子孙,千秋大业。我们坚守的耕地和生态红线,也是民族未来世世代代的生命线。 |
相关阅读:
- [ 12-30]专家:新型城镇化应赋予生态文明的内涵
- [ 12-30]福矛集团二期技改投粮启动, 打造"白酒名城"生态工业园
- [ 12-30]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生态破坏严重 多忽视长期效果
- [ 12-30]占用土地开挖山体 高速路建设对自然生态破坏严重
- [ 12-28]甘肃临夏富民新政有效应 大学生回乡生态养殖大效益
- [ 12-28]审计署:重点地区部门领导干部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
- [ 12-28]各地抢“贫困帽” 国家将取消部分贫困县GDP考核
- [ 12-26]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提出的7569件建议已全部办理答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