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成为“非遗”能否拯救珠算?

2013-12-07 15:25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新华网哈尔滨12月7日电(记者 许正)中国珠算正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姿态回归大众视线。不可否认的是,在现代社会电算化的冲击下,中国珠算发展已经“危机四伏”,作为突围之道的“珠心算”教育前行之路也是阻碍重重。那么,成为“非遗”的珠算,未来之路究竟在何方?

中国珠算文化传承遭遇“危机四伏”

算盘、计算器、理财软件……在过去的30年里,对于哈尔滨“60后”市民王淼一家而言,家庭理财计算的方式经历了这样的“三级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会儿收入不高,家家都有算盘,一笔一笔地精打细算,后来改用更加便利的计算器记账。现在我只使用家庭理财软件,收入支出一目了然。不过,我们这代人对算盘还是有感情的。”王淼说。

王淼一家家庭记账方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珠算在当今社会的尴尬处境:电算化的冲击已让它“危机四伏”!此次中国珠算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再次进入大众视线,更引发人们对于珠算文化传承的担忧。

与珠算关联最为紧密的金融财务领域率先感受到这种危机。记者在财政部今年施行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中看到,在我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虽然珠算仍被列为可供选择的选考科目,但专家表示,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的从业人员都会选择电算化科目。

“一方面,大学的财会专业里面已没有学习珠算的环境;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已基本不会用到珠算。”佳木斯大学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孙娜娜说。

遭受电算化危机冲击的珠算教育领域同样暗淡。进入新世纪,珠算淡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新课标,“三算教学”中“珠算”概念逐渐弱化,算盘逐步从小学课堂上消失。部分仍坚持珠算教学的地区推广珠算教育也遭遇多重困境。

“我国珠算文化确实面临一个无人在学、无人再继承的风险。”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在此前接受采访时如是表述。

“无指挥、市场乱”让“珠心算”推广遇阻

从小学课堂上消失的珠算并不意味着已退出历史舞台。近些年来,我国珠算教育工作者在结合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摸索出“珠心算”教育模式,并积极推进教育实践应用。记者调查了解到,受困于“无指挥”的教育导向和鱼龙混杂的珠心算教育市场影响,“珠心算”推广阻力重重。

珠算从小学课标中的退出意味着地方已没有珠算教学“指挥棒”,对于珠心算教育是否还应该进入课堂,应该以怎样的形式进入课堂,地方教育部门的看法也存在一些分歧。哈尔滨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王东升介绍说,哈尔滨市公办小学中取消珠算课程已多年,这也是多数地方教育部门按照课标要求的做法。

而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兴区,多年来则一直坚持珠心算教学模式的推广。该区文化教育局科研所所长陈红霞认为,尽管珠算不在课程标准之列,但多年推广取得一些成效,这个区将会坚持珠心算教学。

随着珠心算教学模式逐渐被大众熟知,社会力量办学的珠心算教育机构开始兴起,但同时也充斥着“神童培养”等冒进式教学理念,越来越多缺乏权威认定的教育机构的出现让珠心算教育市场乱象丛生。

《珠算与珠心算》杂志总编、黑龙江省珠算协会秘书长梁玉容在接受采访时说:“珠心算科学地将抽象的数学运算形象化,像智力体操一样,将儿童的眼、耳、手等器官调动起来,珠心算绝非‘神童教育’,而是儿童智力开发的一种方式。不具备资质的教学机构容易把孩子引向歧途。”

专家呼吁珠算文化发展要“找对路”

专家认为,此次中国珠算成为“非遗”,对于增强珠算的民族认同感和对珠算文化的认识无疑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与“非遗”相比,找准珠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子”更为关键。

部分基础教育界人士认为,虽然珠算已从课标中消失,但并不意味着它失去走进课堂的机会。目前,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中,给予学校自主开设课程的力度较大。王东升说:“如果学校和学生具有学习的意愿,也可尝试着在这部分选修课程中加入。”

珠算文化保护专家则认为,与其一味强调珠算文化的保护意义,不如多挖掘珠算文化的现实价值。珠心算教育模式的推广能否成功需要时间的检验,更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尽快摆脱珠算协会一家“单打独斗”的局面。与此同时,国家也应加大对珠心算教育市场的规范力度,给本来就已经处境艰难的珠算以更多的发展空间。

“这台‘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能不能继续运转,关键是看它的发展道路是否正确,发展环境是否健康,这样珠算的智慧魅力才能永远焕发光彩。”梁玉容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