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文化 > 正文

网友围观“珠算入非遗” 热议还需不需要算盘

2013-12-06 17:06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2月4日宣布,正式批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已经淡出生活实用层面多年、几乎“失落”的老物件,重新回归人们视野,引发公众对于珠算文化保护的极大关注,同时也让不少人陷入了纠结,在电脑普及的今天,我们还需不需要算盘?珠算是不是该一退六二五?如何探求正确的发展之道,打好“如意算盘”?

集体陷入怀旧

“珠算入非遗”的消息,引发了网友的热情围观。“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还记得珠算口诀吗?对众多80后而言,算盘是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作为小学生涯中的一门必修课,不少学校都要求学生会使用算盘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并且要背诵珠算口诀。在网友们的回忆中,算盘并不是失落的老物件,而是充满了欢乐、温情或是勾起体罚记忆的身边的“朋友”。

@张坚:小时候偶尔把算盘丢在地上当滑板,喜欢玩又不敢经常玩,怕坏了被父母骂,对算盘还是很有感情的。

@知足常乐:小学时曾因为不会背珠算口诀被老师罚站。

@嘉达集团-采购部:想当初珠算还要过级,一连补考了N次才算完结了。不知道我的小算盘还在不?

@nameless一小撮儿:这东西我爹用了多少年啊……那时听着可心忙了,我在屋里写作业都能听到他用这个的噪音。

@隔夜清茶:前天去药店抓药,看到桌子上有计算器有算盘,那个阿姨拿起算盘就打了起来。

@赵阿姨:那时候,我们做账、做报表全是用算盘,又得拨珠又得想数字,一心好几用呢。

@波精灵mfk:怀念,多年没用不会了。回想当初刚工作时,被强制用算盘计算,把计算器抢走,真的好讨厌。可是学会珠算以后觉得有时候算盘比计算器好用。

谁还在用算盘

电脑时代,谁还在用算盘?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珠算还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一项内容,但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取消了珠算,理由是珠算的计算功能已被计算器代替,取消珠算教学还可减轻学生负担。不过,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在1至3年级对于数的认识中增加了“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

调查显示,现在会计专业的学生会用算盘者寥寥无几,而且只有少数学校的会计专业还保留着学习使用算盘的传统。为此,有媒体发起了全城寻找“失落的算盘”行动,发现,在不少城市的角落,依然能找到算盘的身影。

@陈敏:当年算盘打得好是一种能力,可现在会与不会没啥影响。

@coffee”:谁说算盘退出小学课堂了,我女儿从幼儿园就有珠心算课,现在小学一年级还有这门课。

@叶根园丁:然后呢?除了老人在用,还有多少人在用?

@徐邦友:给小孩子当玩具都没人要吧?

@Lee_who:现在学珠算只能用来应试了……还有买菜。

还需不需要算盘

“珠算入非遗”是否给珠算带来了春天?有专业人士称,学习珠算不仅可以有利于儿童智力开发,还能让老年人在动手、用眼、用脑中预防老年痴呆。于是有专家呼吁,珠算传承不可一退六二五,应该让珠算重回小学课堂,“算盘可以丢,但珠算文化不能丢。”即使珠算过时了,但珠算的启智作用却不过时。但也有网友认为,在今天电子计算器普及到电脑、手机的情况下,算盘在实用方面,的确已经失去价值。不适应时代的东西,该淘汰就得淘汰。

@潇洒游戏:珠算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一代代传承下去。

@Joe:赶紧去买个,防止自己变笨。

@手机网友:如果把流传千余年的算盘扔了,有点可惜。

@金progent星:珠算是运算者思维的真实呈现,电算则使运算者傻瓜化。

@张基广:有文化价值的东西就要得到传承和保护,而不能简单地去取代。不能让算盘只呆在博物馆里。

@阳光下的微笑:珠算挺好玩的,学校可以开兴趣课,但千万不要搞成应试教育呀。

@笛村夜读:该淘汰的东西,还是让它淘汰了好。

@刘义杰:珠算竟成为“算计”孩子的工具,这怎么说都难言合情合理。与其在大众上白费力气,不如搭建小众文化,毕竟传承珠算小众文化更靠谱。(栗 晨综合新华社 人民网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