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北京老外撞大妈事件图文发布者被指道歉缺少诚意

2013-12-05 07:25:17  来源:央视《新闻1+1》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解说:

但无论前后哪版,图文最初的发布者李某的表述都难言客观,而这也引发了媒体在昨天纷纷跟进此事。

杨锋:

然后我们就去采访,去现场找到目击者,然后非常巧又找到了大妈,又找了那个老外,又找到了那个拍照的,最后三方说法出来之后,发现事情根本不像网上说的那样,目击者说大妈从头至尾没有在现场争执的过程中提过“我要赔偿”这样的字眼,大妈说的最多的是我要报警,我要保护现场。

解说:

昨天杨锋曾联系李某对他的图文报道的客观性表达质疑,但当时的李某表达的仍是这样一种情绪。

杨锋:

他坚持认为他没有问题,他当时发这个图是为了鞭笞一下大妈的这种丑恶,想传达一下正义。

主持人:

李某道歉了,道歉是对的,应该整个这个社会都是欢迎,但是道歉似乎显得不够诚恳,而且还在不停的辩解,认为是网站,包括别人在误解他的意思。但是我不知道到今天此时此刻,李某会不会有一种深深的反省,今后你再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会怎么做呢?而且李某不仅仅是李某本人,也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在整个链条当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种着急,发布者提前去设定某种感受,然后着急的发布,然后我们每一个人着急的相信,接下来马上就着急的愤怒,然后着急的去骂。然后一变天之后,不再是大妈,变成外国小伙儿有问题,我们又着急的赶紧骂小孩儿。中国人此时此刻怎么这么着急呢?我们很多真相之所以消失,恐怕也与这种着急紧密相关。当然,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反省自己。不过在这个事情整个过程当中,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的中国,也照出了当下中国的我们每一个人。请教一位专家,他怎么去看。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张教授您好。

张颐武:

您好。

主持人:

这件事情你一定在关注,从您的心目当中,您觉得这面镜子照到了我们什么?

张颐武 北京大学教授:

我觉得咱们的评论都是在事实之前,大家都是不论是李某还是我们的媒体,还是我们的公众,我们的微博里边自媒体都是这样,就是评论到了事实之前,在没有弄清楚事实之前,大家都有先入之见,先入之见是经过了最近一段时间媒体一直在渲染的“碰瓷”,大妈诬陷好人或者拉住了好人,这样的情况变成了非常普泛的话语,在社会上广泛的弥漫。其实这个情况,如果是两个人在这个情况下发生争执,一般是两种情况都存在,在事实上也是两种情况都存在,一个是碰了,想赖,一个是说没碰,热心助人,但是这边想讹人。这两种情况其实在社会上都存在,但是另一种情况就是,撞了人想赖这种情况往往在道德上并不是冲击力像讹人那么强烈,所以我们往往对这个关注度没有那么大,反而是最强烈的,变成社会里非常焦虑的现象,大家都拼命的抨击这个事,最后引出来乌龙的案子,大家最后发现把自己晾在这些。

主持人:

张教授,您觉得这样的事情,而且一夜之间发生了大逆转,会让我们改变吗?会当下的中国我们自己每个人的内心变得更好一点吗?

张颐武:

我想首先最关键的是我们现在先别着急,需要一个对事实的认定,就是事实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在抨击,在表达自己的义愤,表达自己道德高度的前面先了解事实,这是最重要的,无论是主流的媒体还是我们的自媒体,还是我们一般的公众,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事实情况一旦清晰了,其实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这次权威部门后来迅速认定,“平安北京”的微博也发表了关于这个问题的认定,这样以后,这个情况又发生了大的逆转,现在我是觉得我们首先一点就是先弄清事实。第二点,实际上弄清事实就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在发布之前要留有余地,即使是非常着急要发布消息,一定要把这个事情,既然没有弄清楚,就要把这个事实先弄清楚。我现在觉得很多这方面就是缺少对事实充分的认定和了解,产生了很大的道德上的义愤,道德上的判断。现在需要的,大家需要对事实进一步认清了解,这是最核心的问题。

主持人:

是否我们每一个人好像与此事无关,我们只是愤怒者和旁观者,但是也要有所反省呢?

张颐武:

对,我们在发表议论之前,应该对事实缓半步做判断,做自己的道德上的判断之前,先缓半步,这是非常重要的,时间上有一点点延后,使得事实逐渐清晰化以后,我们再做进一步的思考、分析,这个比较重要。同时,我们在救人之前,我现在觉得也需要有一个让大家互相之间,在碰撞诬陷以后,大家对事实有一个充分的认证,这是社会需要有的基础关键的问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