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专家高度肯定“单独”二胎新政 吁做好政策衔接

2013-11-16 07:19:22 阚枫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分享到:

中新网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 阚枫)15日公布的三中全会决定,宣布将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专家分析,“单独二胎”放开迈出了中国完善生育政策的第一步,具有历史意义。同时生育政策变化涉及不同群体利益,需要做好新旧政策妥善衔接,避免新的社会矛盾。

回应民意期待:历史性意义的“第一步”

15日晚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意味着,社会广泛关注的“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得到官方正面回应。

“官方一直强调要完善生育政策,既然‘要完善’总得走出第一步,此次开放单独二胎就是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第一步,有历史意义。”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长期研究中国人口发展,他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这次政策调整回应了社会民意期待,同时也是基于中国人口社会发展形势的战略规划。

1980年,中国官方下发文件,开始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以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增长。

这一政策对此后的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尤其是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现行政策进行调整的呼声屡见报端,“放开单独二胎”已取得从普通民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

“放开单独生二胎政策是中国人口发展的一件大事,虽然可能因为这个政策实际增加的人口数量有限,但是要看到,这个政策的变化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国在人口发展处在十字路口的时候,作出了政策调整。”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能误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决定》在确定启动实施“单独二胎”的同时,仍然特别强调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无可否认,“计划生育”这项自1982年被严格执行的基本国策成功帮助中国避免了人口失控。“作为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是我们必须需要长期坚持的,只是,30多年之后,我们现在不能简单把计划生育政策理解为控制人口。”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向中新网记者分析,“计划生育”是一个基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综合概念,不能简单理解,“甚至当人口负增长严重时,我们鼓励生育,这也是在计划生育。”

陆杰华也表示,现行生育政策调整不是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度强调“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是基于中国人口形势的长远考虑,这个概念不能误读。

“计划生育不等于‘独生子女政策’,也不等于‘少生孩子政策’,它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调整,与时俱进,将来‘依法生育’应该是计划生育政策一个重要内涵。” 陆杰华说。

在今年11月11日的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毛群安也强调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他表示,“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少,环境的容量不足,发展不平衡,仍是基本国情。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毛群安还特别指出,40多年来,中国由于计划生育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大大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

新旧政策需妥善衔接 配套措施需及时跟进

对于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走向,三中全会《决定》中给出“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的表述。

张车伟分析,计划生育有两个重要目的,首先,要追求人口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生育过多或过少都是不利的。其次,要让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人口发展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和需要。“这两个目的就是我们今后生育政策调整的方向”张车伟说。

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影响。受访专家普遍表示,“单独二胎”放开后,新旧政策如何衔接,配置政策如何跟进,这些问题更需要周全考虑。

“任何一个政策的调整和变化,都涉及到不同的群体,而在不同的群体之间,政策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政策调整之后,一些申报制度怎么取消,什么时候取消等等。”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向中新网记者分析,“单独二胎”放开后,一些相关的社会系统工程应该做到位,“如果被动盲目,造成一些混乱,这样反而不利于政策顺利的调整和衔接,反而面临很多的问题。”

“比如过去一方是独生子女超生了,现在的政策怎么样界定,肯定还有很多新问题、新难题需要明晰和回应。”陆杰华表示,生育政策的调整肯定会让社会付出一些利益成本,但是,新政策的推进过程中,如何前后衔接、配套跟进,这都需要周全妥善的政策设计,避免造成新的矛盾。 (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