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城市飙车催生非法改装业 飙车遭遇界定难取证难

www.fjnet.cn 2013-11-04 13:44   来源:瞭望 我来说两句

催生非法改装业

从以往报道情况来看,飙车族多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有些是为了寻求刺激,有些是为了争强好胜,有些是因为心情不好,有些是为了释放压力,有些是为了玩酷炫富,当然也不乏设下赌局而飙车。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非法飙车还催火了汽车非法改装业,而改装店提供非法改装,在很多地方已属“公开的秘密”。

据业内人士介绍,大部分参加飙车的车辆,都经过动力等方面的多次改装,以求在速度上达到极致。比如,原产车0到100米加速可能10秒,但改装之后,可能0到100米加速是6秒至7秒”。

而高额的改装费用,是飙车族必须付出的代价。一般来说,一辆车的价钱,和改装一辆车所需要的费用,基本是一比一。所以,越贵的车,其改装费就越高。

本刊记者认识北京一位名叫张武的飙车族,他虽已“退出江湖”两年,但提及飙车,就抑制不住地兴奋起来。“我曾有一辆三菱,起初购买价格在11万元左右,而改装费就花了10万元左右。”

“玩改装车的人,家庭一般都比较富裕,除一次性投入外,很多配件都是易耗品”。“有些人玩得比较狠,一套轮胎跑几趟下来就报废。”张武说,“车辆改装没个尽头。要想与别人攀比下去,就得不断改装,甚至换车。”

“进排气系统,发动机气门、缸筒、喷油嘴、火花塞、凸轮轴、轮毂、刹车都要改,车载电脑参数也要调整,加大喷油量等等。”张武说,“我那辆三菱改装后,动力比原车增加1.5倍,但也仅算‘入门级’改装车。”

就汽车改装部位而言,主要是改装(或加装)前大灯、前后包围、尾翼、轮毂、动力系统、排气管、外观涂装等。但是,飙车族的主要需求,还是提升动力,而且这也是改装店最赚钱的“业务”。

非法飙车也催火地下改装业。比如北京东坝改装车聚集地在五环外,就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改装地点。而北京“酷车小镇”在朝阳公园附近,也是改装店的聚集地,吸引着不少飙车族“慕名”前往。

据一名知情人士称,由于改装利润可观,以至于一些汽车装饰美容、汽车维修点也暗中涉及改装领域。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与此同时,国内一直缺乏对改装行业的规范和引导,没有对改装行业进行资质认证的机构,也没有行业公认的改装技师的培训机构,统一的行业规范尚未形成。

监管凸显尴尬

近年来,北京、深圳等多地警方都明确称要严打城市飙车,但执法过程中,却遭遇界定难、取证难、发现难、查获难、源头监管难等诸多尴尬。

目前,我国相关法律规章还没有对“飙车”进行界定,仅分为超速和严重超速两种。“相比于一般超速和严重超速,飙车性质更为恶劣。飙车族为了‘炫富’和‘炫速’,往往在公共道路上飙车,不但危害公共安全,还损害了路边居民楼群众的休息权。”鄢圣华认为。

2011年修订的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但对于“道路”的具体范围以及什么叫“情节恶劣”,始终一直缺乏实施细则。

2012年6月4日,深圳市交警首次对飚车行为进行详细界定,比如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高速行驶、反复并线、频繁穿插的;为寻求刺激、赌博竞技等驾车相互追赶、相互竞速的;在高速公路上时速超过180公里,城市快速路(如滨河、滨海、北环大道等)上时速超过160公里、其他城市道路上时速超过100公里的;在道路上驾车炫耀特技,如漂移等,均可认定为“飙车”。

“但是,更多地方对于反复并线、频繁穿插、炫耀特技如漂移等‘飙车’行为还缺乏明确界定和相应处罚,规范性文件中也未提及对上述行为的处罚措施,应当加以完善。”杜立元认为。

在杜立元看来,虽然法律明确规定了“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可构成危险驾驶罪,但缺乏明确的认定标准,而且“取证难”也很突出。比如,通过监控系统对飙车行为取证,虽然有时能清晰记录下车辆独特的特征,但由于危险驾驶行为已涉嫌刑事犯罪,还必须有足够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系该车驾驶者。

对于飙车,除“界定难”、“取证难”外,还面临“发现难”的尴尬。因为飙车族多是选择深夜出动,且有时在相对偏僻的区域,时间短暂,比较难在第一时间发现。

更棘手的是,即使在第一时间发现,也存在“查获难”。比如,一看见警车,飙车族迅速逃离,他们加速逃跑时,很容易撞上他人或摔伤自己,警车不敢追。再说,飙车的车辆,经过改装后动力强劲、制动性能良好,警车也不一定能追上。而情急之下,飙车族还有可能采取极端手段冲岗、闯卡,制造更危险的事端。

此外,源头监管也存在难度。虽然改装车没法通过年检验车,但飙车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验车前把车恢复原样,等验过后再改装回去。而有些车不挂牌或套牌,根本就不存在验车问题。

  • 责任编辑:刘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