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困局:水质不达标 特枯年份或无水可调
www.fjnet.cn 2013-10-15 07:08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南水北调中线输水的几种方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包括从起点陶岔渠首闸至终点北京团城湖的总干渠全长1276公里,天津干渠155公里,输水工程以明渠为主。工程跨越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与河流存在多处交叉,明渠无法跨越时,使用渡槽或隧洞。渡槽又称输水桥,是为水修建的“高速公路”。位于河南鲁山县薛寨村北的沙河渡槽,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渡槽工程。而在穿过黄河的时候,工程选择了隧洞。而在有些陆地区域,因为地质条件等原因,不能使用明渠,就必须让输水线路从地下穿过。中线北京段采用的是PCCP管和暗涵输水,天津干渠采用暗涵输水。PCCP管道能避免与地面工程和建筑相互干扰。 水量减少,特枯年份或无水可调 按照设计目标,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陶岔渠首取水年均流量95亿立方米。为了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蓄水量,根据规划,在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坝顶高程162米的基础上,加高至176.6米。正常蓄水位从原来的157米升至170米,正常蓄水库容从原来的174.5亿立方米升至290.5亿立方米,总库容从209.7亿立方米升至339.1亿立方米。死水位从原来的140米升至150米。 然而近年来,丹江口水库上游汉江和丹江流域降雨减少及用水量加大,入库的来水量已经低于丹江口库区年均388亿立方米的流量,2008年只有279亿立方米,2012年为330亿立方米。来水减少,供水可能就要减少。 根据汉江水利水电集团(下称“汉江集团”)1974—2012年的水文数据记载来看,在过去39年历程中,达到超过库区年均388亿立方米来水量的只有11个年头,200多亿立方米来水量的有13个年头。其中,最少的是1999年,仅为146亿立方米,如果中线通水后再出现这一年的情况,可能就会无水可调。 降水减少,上游用水增加 据河南省淅川县气象局提供的数据,仅老灌河的降水量,2011年降水量为799.9毫米,与历年平均降水量相比较偏少0.6毫米;2012年777.9毫米,比历年平均降水量偏少22.6毫米;2013年1—8月为418.1毫米,比历年平均降水量偏少172.8毫米。河南省南阳市气象台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解释,今年南阳地区降水偏少的原因,是因为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这样就形成东北和华北地区降雨多、南方降水少的现状。 除气象原因外,水利部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水库调度中心胡永光认为,丹江口水库来水量减少,一是随着上游经济社会的发展用水量进一步增加,如汉江和丹江的上游,陕西省经济发展造成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增加了;二是上游建了许多新的水库,比如石泉、安康、潘口等水库,也需要大量的蓄水;三是调水工程也将是来水量减少的因素,比如,正在建设的引汉济渭工程,设计调水15亿立方米。 针对丹江口库区来水量不稳定的现状,胡永光认为,如果来水量不足,可调的水就会相应减少,如果来水量都低到了死水位的情况,也是不可能调的,像特枯年份只有100多亿立方米的来水量,那就无水可调,因为南水北调的宗旨是必须在确保丹江口水库下游的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用水的刚性需求后才可调水。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30]南水北调湍河渡槽完工 创U型输水渡槽之最
- [ 09-29]南水北调中线明年送水入北京
- [ 09-14]刘云山在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时强调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 加强科技知识普及
推动形成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氛围 - [ 09-11]“村民抢挖古钱币”续:当地张贴告示全力追缴
- [ 08-29]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将蓄水 确保按期向华北通水
- [ 08-28]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通过蓄水技术性验收
- [ 08-26]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开始接受蓄水验收
- [ 08-15]为移民还原“历史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