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际 > 国际要闻 > 正文

美国政府关门接近一周 或演变为借款上限之争

2013-10-08 08:13: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晨 李艳  
分享到:

中新网10月8日电据美国《华尔街日报》7日报道,美国政府关门已接近一周,经济方面的损失主要是合约暂停和旅游收入减少;但停摆时间延长可能演变为借款上限之争,这种风险让经济学家和企业管理人士担心不已。

报道称,迄今为止的总体影响难以衡量。由于联邦合约暂停、政府部门关闭,英宇航系统公司等大型承包商计划停工放假。而依赖联邦雇员运营的小型企业预计收入将受到冲击,国家公园和其他政府相关景点周边的小镇同样将受到影响。公共部门雇员很可能不会受到持续困扰,因为美国政府承诺最终将补发工资。

经济学家们称,如果解决方案能够在未来数日内迅速出炉,经济将免受严重冲击,就像之前政府关门的情况那样。但如果争执不下的局面再持续几周(一些议员暗示这种情况可能发生),未来数月原本有望加速增长的经济重要部门可能面临阻碍。

美银美林经济学家哈里斯表示,他更感兴趣的是,业务中止和支持私营企业的政府服务暂停对私营部门的冲击。

他说,预算之争可能让企业止步不前,避免支出活动;如果预算之争持续下去,将给未来数月的公司前景蒙上阴影。这次明显的失灵再次提醒大家不能相信政府。

迄今为止,市场已经基本摆脱了预算之争的影响。但一些分析师表示,在10月17日财政部提高债务上限的最后期限之前强行推进可能导致股市大跌,就像2011年夏季债务上限问题"摊牌"后那样。

美国政府关门和最后关头债务上限之争的最终影响将取决于问题何时解决、如何解决,以及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其他事件。

上一次美国联邦政府关门持续了三周,从1995年12月中旬至1996年1月初,但当时的经济环境较为强劲,经济增速约为3%,而最近一个季度的经济增幅还不到2%。

当时整体经济增长依然具有弹性,未受政府关门拖累,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美国政府已经通过了国防支出法案(与目前的情况不同)。这样很多大型合约得以继续执行,缓解了公共部门雇员和私营国防企业受到的冲击。

1995-96年的美国政府关门甚至给经济带来希望,政府的决心引发了连续四年的预算盈余。联博有限公司经济学家卡尔森表示,在1996年初预算危机结束后,经济一飞冲天。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经济增速维持在4%-7%的高位。

而目前的美国政府关门情况则有所不同。三年来政府均未达成全面的预算协议,有关可以提振信心的广泛协议达成的期望依然渺茫。消费者和企业对经济信号的反应速度比数十年前要快。衡量美国人信心的盖洛普每日指标最近下滑至近两年低点。上个月衡量商业信心的指标显示,预算之争导致不确定性加大,招聘和投资意愿下降。

很多经济学家表示,他们将密切关注政府关门期间的信心指标,因为大部分官方经济数据不会发布。消费者和商业信心下降并不一定会导致整体经济下滑,但过去的预算之争体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经济活动相对减少。

卡尔森表示,长期和短期的负面影响都将存在。短期影响包括市场下滑后金融资产价格突然下降,标准普尔可能下调美国信用评级。长期影响包括,美国政府尝试解决当前多数重大问题时可能陷入僵局。

卡尔森说,政府可能被迫削减支出。出现当前局面的原因是,由于政府未能作出果断决策,2011年的财政危机并未得到解决。

当前的预算之争也给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造成很大影响。由于在预算问题中的地位特殊,美联储是为数不多全面运行的政府机构之一。美联储一直在朝着缩减每月850亿美元债券购买计划的方向努力,但9月份出人意料地按兵不动,称原因之一是预算问题存在不确定性。几位华尔街分析师表示,政府关门和债务上限之争可能将缩减计划推迟至2014年。这一预期利好市场,可能会抵消政府方面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

美联储官员和其他经济学家表示,将密切关注财政争议对私营部门造成影响的迹象。无数根本不依赖政府合约的公司也将受到冲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