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际 > 国际要闻 > 正文

9·11十二周年:棱镜门、对叙动武令美国烦恼

2013-09-11 07:36:21 蒲媛 孟湘君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李艳  
分享到:

监控:被妥协的隐私和并未增加的安全感

今年6月,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向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爆料,称美国国安局和联邦调查局于2007年开始实施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视项目,对民众的网络活动和通话记录进行监视、监听。

在这张以美国国家安全为名义织就的“天罗地网”中,被妥协的首先是民众的隐私权。2001年10月,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签署了《爱国者法案》,赋予了美国政府当局更多的监控、侦查和搜查的权力。2008年7月签署的新版窃听法案,再次扩大了政府无法庭授权可进行的窃听活动范围。而这些被认为将会侵害民众自由权利的法案,在被认为是可以有效打击恐怖活动的前提下,被一次次地保留下来。

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棱镜门”事件曝光之后,一向崇尚自由和隐私的美国民众,却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一边倒的反对。盖洛普调查公司对1008个美国成年公民的调查显示,44%的民众对斯洛登曝光“棱镜”计划表示支持的同时,有42%的人认为斯洛登这一做法是错误的。

事实上,“9·11” 之后,美国不断加大国内安检和监控力度,无处不在的盘问和检查,充满争议的机场“全裸”安检,在保障民众安全的名义下,不断侵蚀着民众的自由和私隐。

然而,在自由权利不断妥协的同时,美国人却再难收获此前的安全感。此前一份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美国民众担心,有生之年再次遭遇恐怖袭击。而一些美国民众甚至表示,会随身携带护照,准备在发生灾难时,“离开美国”。

如今,斯诺登已经获得了俄罗斯一年的庇护,其继续时不时的“爆料”,已成为美国一块难解的心病。

动武:打叙或反助“基地”组织壮大

2010年5月,奥巴马政府发表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美国面临的安全威胁进行重新定义。将恐怖主义从原本的“唯一”的安全威胁,调整为安全威胁中的“其中一种”。从手段上而言,也更强调通过外交和多边合作的形式进行反恐。

2011年年底,美国从伊拉克撤出全部作战部队。今年6月,奥巴马于美国国防大学发表的有关国家安全的演说中,再次坚定地表示必须终结反恐战争,以及调整反恐行动的策略和规范。7月,《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正在考虑从阿富汗全面撤军,2014年后,或不再驻军。

然而,就在奥巴马多次表示将抽身海外战争“泥潭”后不久,今年8月,叙利亚化学武器传闻又让美国站到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美国可能再次涉入新的海外战场。

奥巴马政府表态欲因化武问题对叙政府动武后,遭遇了空前反对。有报道指出,这种反对声之强烈,甚至超过此前美国前总统布什发起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时期。显然,饱受两场战争之累的美国民众,已然不愿再被卷入。除了国际社会反对,美国的“坚定盟友”英国,也因其议会投下否决票而临阵抽身。

此外,美国参议院原本定于9月11日对叙动武决议的投票,在俄罗斯提出外交解决叙化学武问题后,也“就势”推迟,避开了这一“敏感”时间点。面对各方压力,奥巴马的立场9日显现出松动。他表示,如果叙利亚果真交出化学武器,接受联合国监督,美国“完全可以叫停”对叙动武。

实际上,在奥巴马面对的多方质疑中,还有人指责美国动武反而将助长在叙活动的“基地”组织分支力量。俄罗斯总统普京本月初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国会讨论对叙动武提议时,国务卿克里声言叙利亚境内没有“基地”组织,这是在“说谎”。普京指出,“基地”组织是支持叙反对派作战的主要力量之一。

俄罗斯安全委员会秘书帕特鲁舍夫也发表声明说,打击叙利亚,可能使包括“基地组织”在内的恐怖主义组织发展壮大。他指出,“个别国家支持叙反对派,叙反对派声称自己在与‘基地’组织做斗争,但‘救国战线’(Jabhat al-Nusra)算什么,难道不是‘基地’组织的分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谁将壮大?”

评论称,如果奥巴马下令对叙开火,那么他实际上和恐怖分子站到了同一个战壕里。征战海外,四处树立“反恐”大旗的美国,是否反而成了恐怖主义滋长蔓延的帮凶?纵观全景,美国反恐之路,仍将曲折漫长。(完)

1  2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