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成大国角力场 事关实际利益和大国形象
2013-09-09 09:24:56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晨 陈瑜辉 |
分享到:
|
2013年9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态:“如果能证明大马士革确实对叙利亚人民使用了化学武器,俄罗斯将不排除对联合国惩罚性军事打击叙利亚的决议表示支持”。此话被外界解读为俄罗斯对叙利亚的立场开始发生变化。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普京的这一表态是有背景和条件的。普京是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前接受美联社和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联合采访时说这一番话的,要旨是在会前向外界释放俄罗斯愿意与国际社会一起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善意,以便为会议营造宽松的气氛。 普京说有可能支持安理会惩罚叙利亚的决议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证据表明叙利亚政府军对平民使用化学武器;二是联合国安理会做出制裁叙利亚的决议。实际上,如果俄罗斯不投赞成票,安理会的决议也通不过。因此,普京说的话是软中带硬,话里有话,显示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仍然没有变化。果然,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正式会场之外,普京在与奥巴马单独会见时就表示,“如果叙利亚遭到军事打击,俄罗斯将继续向其提供援助”。然而,有分析认为,如果叙利亚政府被确认动用化武,俄罗斯在叙利亚危局中的立场仍然可能变动,俄罗斯置俄叙关系于俄罗斯和美国与西方大国关系之上的可能性并不大。 叙利亚周边国家如土耳其、沙特、卡塔尔等国也不失时机地想把巴沙尔政权赶下台,中东地区国际关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中东和平进程的停滞以及中东政治动荡的加剧,叙利亚成为中东矛盾的聚合点以及各方利益的交汇处。西方国家迫不及待地把政局演变的导火线引向叙利亚,叙利亚周边国家如土耳其、沙特、卡塔尔等国也不失时机地想把巴沙尔政权赶下台,而叙利亚在中东的孤立处境,有多方面原因。 叙利亚独立后不久就遭遇了第一次中东战争。虽然从理论上说,1949年与以色列签订的停火协定与1974年签订的战场脱离接触协定仍然有效,但国家的发展长期处于战争压迫状态。美国等西方国家先后以叙利亚“发展化学武器”、“支持恐怖组织”等名义制裁叙利亚,都大大限制了叙利亚的国际活动空间,使叙利亚没有很好地融入全球政治和经济一体化潮流中去。 自上世纪60年代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简称复兴党)在叙利亚执政以来,叙利亚的政党政治一直受制于复兴党的执政理念。叙利亚复兴党自1947年成立时就宣布自己具有阿拉伯性质,公开声明代表所有阿拉伯民族。复兴党党章规定,该党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政党,其任务是复兴阿拉伯民族,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民族国家。但战后阿拉伯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阿拉伯统一早就不是阿拉伯世界的主流思潮。而叙利亚的政治和外交一直拘泥于复兴党的理念。1958年叙利亚主动投怀送抱,与埃及组成国家联盟,最终昙花一现。为了争夺复兴党的正宗地位,叙利亚长期与同样信奉复兴党理念的伊拉克不和,并在长达8年的海湾战争中支持伊朗。因此,复兴党主导的叙利亚外交,在中东舞台上长期处于少数派或反对派阵营,大大压缩了叙利亚的国际关系空间。 此外,叙利亚在中东的国际关系舞台上很大程度受制于“叙利亚—黎巴嫩—伊朗”小三角关系。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叙利亚又和被美国和西方国家列为“恐怖组织”的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关系密切,而这两个组织背后都有伊朗支持的因素。除了伊朗与黎巴嫩,叙利亚在中东真正的朋友并不多。这也是叙利亚危机爆发后阿盟与欧盟国家很快对巴沙尔当局进行打压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西方国家和叙利亚周边邻国对叙动武各怀心思。法国潜心构造“地中海联盟”,在叙利亚问题上希望重温当年宗主国的荣耀。近年来财大气粗的海湾产油国,出于对叙利亚执政的什叶派分支——阿拉维派阿萨德家族的不满,不断向叙利亚施压,并且成为倒巴沙尔的主要地区力量。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以逊尼派为主的海湾国家想乘势打击叙利亚和伊朗的什叶派势力。以前和叙利亚关系一度不错的土耳其,一直想在中东树立“土耳其模式”,主导中东地区事务,同时为了拉近与美国及欧盟关系,不惜对叙利亚以邻为壑。海湾产油国与土耳其对巴沙尔政权的态度,显示中东地区内部的国际关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
相关阅读:
- [09-09] 叙利亚成大国角力场 事关实际利益和大国形象
- [09-09] 叙利亚成大国角力场 事关实际利益和大国形象
- [09-09] 叙利亚成大国角力场 事关实际利益和大国形象
- [09-09] 叙利亚成大国角力场 事关实际利益和大国形象
- [09-09] 叙利亚成大国角力场 事关实际利益和大国形象
- [09-09] 叙利亚成大国角力场 事关实际利益和大国形象
- [09-09] 叙利亚成大国角力场 事关实际利益和大国形象
- [09-09] 叙利亚成大国角力场 事关实际利益和大国形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