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报告显示170城市无防洪规划 部分官员称不惊讶

www.fjnet.cn 2013-07-23 12:43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我来说两句

中国首份城市内涝报告称,中国共计170座城市还没有编制出城市防洪规划,全国仍有340座城市(占总数53%)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报告还透露,发生在2007年7月18日的济南悲剧,源于责权不明。

首份内涝报告出炉

“我并不惊讶。”2013年7月16日,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程晓陶,问及城市普遍内涝问题时,他淡淡地说。

采访前一天,北京暴雨如注,市气象台拉响了黄色预警信号,最大降雨量超200毫米;与此同时,广州市三防总指挥部也启动了防暴雨内涝三级应急响应,雷雨交加,多处道路成河泽;而此前不久,武汉、成都等地持续暴雨,“看海”又成为各地城市一景。

这些新闻确实已不新鲜。据住建部2010年对国内351个城市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2010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在发生过内涝的城市中,57个城市的最长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另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2010年我国有258座城市受淹,其中大多数为暴雨内涝。

压力已空前巨大。在2012年“7·21”特大暴雨造成78人罹难之后,据报道,北京下了死命令,今年城区不能死一个人;武汉市长唐良智也公开表示了担忧:“一打雷我就着急。”誓言要彻底解决城市渍水问题。

与以前城市更多是抵御江河泛滥、山洪爆发等外洪相比,如今城市主要是遭遇内涝,一场暴雨,城市即成为高风险区域。

2013年3月,程晓陶所在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完成了《城市防洪工作现状、问题及其对策》课题研究,程为负责人。此课题旨在全面梳理中国城市防洪治涝体系及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该报告课题人员先后奔赴北京、上海、重庆、武汉、济南、福州、吉林、佛山、敦煌等城市实地调研,历时三年,终于完成了这份厚近两百页的专业报告。

据了解,这是近年来中国首份城市内涝研究报告。在2013年各地再度内涝的背景之下,这份报告显得弥足珍贵。

颇令人震惊的是,早在1995年,国家即要求重点防洪城市在次年底之前完成防洪规划。然而,直到10年之后的2006年,全国642座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尚有12个重要城市、33个中等城市和125座一般城市,共计170座城市还没有编制出城市防洪规划。

不仅如此。“目前全国仍有340座城市(占总数53%)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特别是非农业人口150万人以上的34座特大城市中仅有7座(占总数21%)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此外,一些新兴的经济开发区和新城市的防洪工程建设严重滞后。”该报告首次披露。

以重庆市为例。按全国特大城市的要求,其防御洪水标准必须达到50年或100年一遇以上,但大部分沿江河的区县、乡镇,以及重要小城镇的堤防护岸工程仅有10年一遇的防御标准,甚至有部分连一处防洪工程都没有。

该报告还披露,按照我国2006年城镇排水设施建设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城市一般地区排水设施的设计暴雨重现期为0.5-3年(即抵御0.5-3年一遇的暴雨),重要地区为3-5年。而实际上,大部分城市普遍采取标准的下限。调查显示,我国70%以上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小于1年,90%老城区的重点区域甚至比规范规定的下限还要低。

另外,违法成本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存在。

以武汉市为例,《武汉市城市排水条例》实施已8年多,很多条款已不能适应现有排水工作需要,如排水处罚方面,最高3万元的罚款显然不足以起到威慑作用,亟需修订。

  • 责任编辑:林晨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