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社会 > 正文

种地不如“种房子”?——揭开违建套补利益链

www.fjnet.cn 2013-06-27 12:06  李斌、程群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对违法建筑说不 狠刹“种房”歪风

突击“种房”套取高额拆迁补偿,破坏了城市规划、影响了项目建设、损害了社会公平。而这一现象在全国很多城市存在,广州、武汉、贵阳、南宁等城市近年来都出现了这股“种房”歪风。

在南宁市五象新区规划修编后,在核心控制区就出现了争相建房的现象。2011年至今年3月,武汉市共查处征地拆迁环节中违纪违法案件74件,一批涉嫌带头抢建违法建筑、骗取拆迁补偿款的党员干部被查处。

“相当部分违法建筑易建难拆,而相关规定并未对执行费用承担问题进行明确,此费用最终由政府承担,致使政府部门执法成本高。”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法制科科长庞爱琴说,有一栋9层楼的违法建筑,仅拆除费用就超过40万元。

贵阳市于去年2月出台新规,依法拆除的违法建筑不但不予补偿,还将由当事人承担拆除费用。南宁市也拟出台相似规定,而在没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实施这一规定尚有难度。

针对公职人员参与“种房”的现象,柳州市纪委日前发出通告,要求严打公职人员参与违章建筑的违纪违法行为,并请市民监督举报。“目前已收到举报60多件,一经查实的,我们都将按程序立案处理。”

业内人士建议,应缩短查处拆除违法建筑的法定时限、加大对违法建设惩处力度、金融部门应加大对“种房”的资金的监控、进一步规范拆迁补偿工作机制,从而提高查处违法建筑的效率、提高违法建设的违法成本。

  • 责任编辑:黄晓夏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