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科教 > 正文

“蛟龙”号27日南海下潜作业

www.fjnet.cn 2013-06-27 07:14  张旭东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7日将在南海下潜作业,下潜作业海山没有名字,因此“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现场指挥部和随船科学家一致同意将这一海山命名为“蛟龙海山”。

记者26日晚从“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现场指挥部了解到,“蛟龙”号27日将在“蛟龙海山”下潜,首个潜次依然是工程下潜。主驾驶由中船重工702所“蛟龙”号主任设计师叶聪担任,中科院声学研究所杨波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刘开周作为潜水器设计师一同下潜。

27日下潜主要有以下几项任务:一是确定潜水器在4000米左右的技术状态,二是进行定位系统测试,三是进行海底地形测量,四是海底岩石取样。

这次下潜最大深度将达4000米左右,从水面下潜至海底需要大约100分钟。“下到海底后,潜水器将先向南航行900米,再向东航行300米,再向北航行900米,最后向西航行300米,走一个‘口’字,测试长基线定位系统。”叶聪说,这项工作完成后,潜水器将向海山行进,进行海山地形测量和取样等。

“蛟龙”号计划在这个海山区下潜4次,机动下潜1次,后续几个潜次将继续搭载科学家下潜,进行海底实际观察、取样和海底地形调查等。

6月17日至20日,“蛟龙”号在南海冷泉区连续进行了4次下潜作业,分别搭载了三位科学家下潜。这4次下潜中,“蛟龙”号采集到了大量冷泉区的生物和矿物样品,包括蜘蛛蟹、贻贝、毛瓷蟹、冷水珊瑚、碳酸盐和保压冷泉水样品等。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于6月10日起航,共分为3个航段,预计需要110余天。第一航段在南海开展定位系统试验,同时兼顾“南海深部科学计划”,对海底生态系统、生物和地形等进行调查。 (记者张旭东)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