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五周年:灾区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过震前
www.fjnet.cn 2013-05-12 07:09 李浩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每天打牌下棋、跳舞健身,日子倒也过得充实。逐渐抚平老人伤口的,是福利中心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悉心照料。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座福利院选用了节能保温的建筑材料,室内冬暖夏凉。 让灾区群众安心、舒心的,不仅仅是服务保障设施的大幅改善,为民、便民、利民的社会管理和建设理念,同步提升着百姓的幸福指数。 2008年6月7日,都江堰市向峨乡棋盘村的600多名村民参加首次恢复重建大会,讨论的就是“选择哪种方式重建”。像这样的村民大会,在向峨乡12个村开了许多次。最终,全乡3425户11470人选择了“统规统建”,占全乡农村户数的94.5%。 都江堰市规划局负责人介绍,方案设计前,设计单位深入村组农户与群众沟通。初步规划方案出台后,采取村组公示、群众评议的方式广泛征求意见,经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同意后实施。 “开放式重建”,让重建之路更畅通。恢复重建的每一处小区、每一个村落,从选址、布局到房屋的结构,无不打上了民意烙印。 受灾群众不仅住上了新房子,更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好路子。即便穿行在大山深处,也不时可见这样的标语:“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重上富裕路,一个不能少”…… “三月的樱桃,五月的枇杷,六月的李子,七月的梨子,九月三十吃柿子,冬天还有猕猴桃。”这几句话,印在了北川县曲山镇石椅村村民陈云高的名片上,“北川名气越来越大,来我们寨子的游客越来越多,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水果产业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带动了石椅村的农家乐发展。去年,这个共有328人的村子,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欢迎再到这里来,肯定还会有惊喜。”受访群众的话语里,透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产业支撑,发展为要。化危为机,优化结构,推动四川重塑经济版图,转变方式主线贯穿始终 去年11月29日,被喻为“震中生命线”的映(秀)汶(川)高速公路通车,这是四川藏区首条高速公路,也是从西南、西北进出四川并通向周边藏区的重要通道。 遭受世所罕见的巨大灾难,又兼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四川的民生事业没有耽误,经济发展也没有耽误。 不仅没有耽误,而且高效运转。 恢复重建成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助推四川经济划出一道“止滑提速—巩固回升—高位求进”的坚强曲线。 发展型重建,注重功能恢复与跨越提升相统一。如果重建后的产业还是落后产业,不仅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可能成为新的包袱。 2011年8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四川省政府正式下发《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2011—2015年)》,“产业发展振兴”是《规划》明确的首要任务。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11]汶川地震五周年:那些人 那五年——爱的重组
- [ 05-11]雅安地震南昌志愿者:把伤者当亲人照顾
- [ 05-10]“5·12”汶川地震灾区电网重建工作全面完成
- [ 05-09]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面向公众开放
- [ 05-05]香港1亿雅安捐款的背后
- [ 05-01]港人“疑捐”内地当反思什么
- [ 05-01]红会回应艺术家捐款事件 和捐款人意愿总体一致
- [ 05-01]红会承认未按指定项目使用8472万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