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仅靠“限令”难治堵城之困 应多做“增量”文章

www.fjnet.cn 2013-05-07 13:57   来源:解放军报 我来说两句

  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苏州市道路交通安全新政释放限购限行信号;广州“限外令”进入倒计时;一些城市实施汽车“限令”的风声再起……限购、限外、限号、限时、限段,汽车各种“限令”呈蔓延之势。

  一面是汽车高速度增长、高密度聚集,一面是城市半径快速扩张、道路增速缓慢;一边是二三线城市按捺不住,一边是“先行试水”的北上广仍受“堵局”困扰。专家认为,诊治“拥堵综合征”,一招限令难奏效。

  以“堵”治堵当成“一贴灵”

  《苏州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5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当地政府可根据情况调控机动车保有量及种类、可限制机动车使用频率或合理提高机动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使用成本。

  虽然苏州市有关部门表示,限行限购将按实际交通情况而定,暂时没有明确日程表,但仍被认为已释放出信号。

  此前,贵阳已先期开始实施限购;成都开始启动尾号限行措施用以治堵。

  汽车专家钟师坦言,苏州已拥有汽车235万辆,包括天津、深圳等国内许多城市汽车保有量迅速从百万上升到200万辆以上,交通拥堵压力持续增大,实施“限购”,从而对总量进行控制,可以说是许多地方政府的“无奈之选”。

  “日益严峻的拥堵问题,反映出的是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与汽车社会建设脱节的矛盾。”钟师说,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超常规发展,“十一五”期间年产销量从570万辆猛增至1800万辆,全国保有量突破1亿辆,然而为汽车保有量猛增所配套的道路、停车等资源严重不足。

  在刚刚落幕的上海车展上,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魏斯曼就说,中国每千人乘用车拥有量仅为37辆,德国达到525辆,美国、日本等国家甚至更高,中国汽车市场未来还会大规模增长,单靠“限”解决不了问题,治理城市拥堵应早作应对。

  “一限了之”并非“高枕无忧”

  在中国各大城市中,此起彼伏的“堵城”之困,迫使一些城市率先做出“艰难选择”。然而,从已经实施限购政策的北上广来看,近期已经纷纷遭遇新的“烦恼”。

  在实施免费摇号措施的北京,近几个月来购车摇号指标申请一路走高,到今年4月,已达148万多个。最新一期的北京购车摇号中签率降至1∶80.6,再创历史新低。

  事实上,中国许多城市每年都将大量的资金注入到公交系统之中,但是公交系统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却不能让一些市民满意。

  记者在北京、天津等多地调研发现,“堵城”频现是积重难返的“紊乱综合征”,原因来自多方面,如城市发展中“重土地开发、轻交通协调”;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而教育、医疗、商业、文化、CBD等过于集中、布局不合理,生成大量长距离、潮汐般交通流和“万箭穿心”堵局;驻车换乘体系不完善。

  交通工程专家杨东援教授说,推出限行政策的合理性前提,在于能够提供被优先发展的公交系统作为出行替代,否则一面不允许有车族开车,一面又无法提供足够的公交资源,缺乏合理性。

  诊治“拥堵综合征”多做“增量”文章

  中国汽车年产销突破1900万辆大关,保有量突破1亿辆大关,而拥有百万汽车的城市已经星罗棋布。

  “面对堵城效应,应多从‘增量’上想招法。”汽车行业专家贾新光则认为,香港、东京、巴黎、纽约、伦敦等大城市公共交通占出行的比例均在六七成以上,有的高达九成,而与之相比,我国城市公交的比例明显过低。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主任杨晓光认为,必须系统地解决堵城之困,从城市规划、道路设置、公交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改进,提供真正便利快捷有尊严的公交,让每个人都尽量减少开车的必须性。

  杨晓光说,中国式治堵要有科学性,要科学规划和配置资源,加大民意的分量。如在大城市实行“公交问需”行动,面向全体市民征求意见,解决部分区域公交车覆盖面严重不足、部分线路过度拥挤、部分时段乘车久候等问题。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