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问题引发担忧 土壤治理亟待立法破题
2013-04-19 10:18 赵晓娜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关键 污染角色认定是难题 然而,这也许只是治理土壤污染的第一步,污染角色界定与治理资金来源成两大难题。 “土壤污染也秉承‘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但如何界定这个‘谁’?如何界定污染的角色?”王五一教授进一步解释说,土壤污染问题如一个链条,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界定其中的关联性。这也是环保诉讼上的空白。 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相关人士也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污染责任界定时还可能面临着企业原厂搬迁或者倒闭了,这样责任落实更是困难。 “美国的超级基金也许我们可以借鉴。”面对这一困境,董良杰建议。他介绍,美国国会在1980年通过的《环境应对、赔偿和责任综合法》,批准设立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基金,这一基金即“超级基金”。 记者了解到,“超级基金”授权美国环保署对全国污染场地进行管理,并责令责任者对污染特别严重的场地进行修复;如果找不到责任者或责任者没有实施修复的能力,“超级基金”将拨款支付相关费用;对不愿支付修复费用或当时尚未找到责任者的地块,可由“超级基金”先支付修复费用,再由环保署向责任者追讨。 但若中国建立相似的“超级基金”,应该由谁来支付这庞大的资金?很多专家并未对此做出回答。 “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情况:治理中国土壤污染问题时,要坚持‘经济适用’的标准。”对此,王五一解释:“资金来源是个大问题,我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投巨资去进行土壤修复,研究出一套经济适用的技术也是治理土壤污染面临的一大难题。” 然而,治理土壤污染困难、挑战多多,但仍需相关政策法律出台来破题。记者 赵晓娜 实习生 侯润芳 |
相关阅读:
- [ 03-16]袁隆平:中国有能力解决好吃饭问题
- [ 03-12]中国粮食安全:重数量更应重质量
- [ 03-09]代表委员热议中国粮食安全:九连增背后潜在危机
- [ 03-09]从PM2.5到粮食安全 中国选择牵动世界格局
- [ 02-03]专家称因大豆纳入统计致粮食安全问题被夸大
- [ 12-26]党报驳斥"粮食安全红线松动":我们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上
- [ 10-15]成都粮食局长将体验24小时饥饿 多名官员愿参与
- [ 10-12]世界粮食日我国将首次倡导粮食干部职工体验24小时饥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