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专家把脉“中国式过马路”:罚款并非万能手段

www.fjnet.cn 2013-04-17 10:37  高鑫 来源:检察日报 我来说两句

罚款能否遏制“中国式过马路”

北京市自4月9日起,开始从严治理闯红灯等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已有交警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开出罚单。

机动车司机“闯红灯”要被扣六分,而行人“闯红灯”处10元罚款。有人质疑,这样的处罚力度够不够,能否快速、有效地遏制“中国式过马路”?

张婷婷表示,罚款在遏制这类行为方面,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此项举措实施时间不长,效果有待检验,而且在操作层面上也存在一定困难,执行过程还需规范。

“如何对‘闯红灯’群体同时进行处罚,操作上就有难度。另外,罚款10元能给人们带来多少心理威慑,能否避免其下次违法,也是因人而异的。”她认为,从根本上遏制此类现象,还在于行人和侥幸心理的告别,以及规则意识的强化。

邱宝昌认为,罚款并非万能手段,仅靠10元罚款,无法遏制此类现象,即使罚100元,也难遏制。而且,行人“闯红灯”等行为属轻微违法,不应处罚太重。

他还提出,要遏制行人“闯红灯”现象,首先要分析其为何会“闯红灯”,“他急着上班,如果这个红灯不过去,他就要等几分钟,或绕十几分钟的路,交通信号灯应该设计得更加科学、合理。”

宋鱼水表示,现在的交通已四通八达,但交通文化如何能在每个公民身上有所体现?政府部门不能“一罚了之”,关键还需从社会对每个公民在此方面的教育投入来思考。有投入才有产出。现代交通文明,对公民素质提出了一个专业的培养要求。

“要有专业的教育帮助他矫正,不是让他自发能够完成,需要一套制度管理体系来帮助他。如果他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中,都没有渗透这种公民文化意识教育,等出问题了再来责怪他,我感觉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宋鱼水说。

她认为,现在许多学校都在聘请法制校长,希望法治能进学校。法治进校园对学生宣传的不仅是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法治文明、法治理念,“严厉的处罚有一定效果,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大家接受红绿灯的规则。”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