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北京晨报:“功利性离婚”当止

www.fjnet.cn 2013-04-17 10:01  徐娟 来源:北京晨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5.7%的人感觉身边有为了规避房产调控等政策而“功利性离婚”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一线城市的受访者表示“功利性离婚”现象较多的比例最高,达到44.5%。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县城的比例分别为43.4%、40.7%、36.0%。(4月16日《中国青年报》)

把婚姻和房子捆绑起来,婚姻变得功利化甚至工具化,成为近年来在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特有现象,有人甚至把这种“功利性离婚”称为“中国式离婚”。我们见过了太多因此弄假成真、人财两空甚至引发刑事案件的报道,教训不可谓不惨痛,可为什么许多人还是甘愿“冒险一试”呢?这或许要从那些假离婚者得到的真好处中寻求答案。

市场经济中人人都是市场理性人,谋求利益最大化,这本无可厚非。如果从道德层面评判,连小学生都会说假离婚不好,但在目前状况下,一些人做出这种选择,恰恰说明房产政策中有不完善的地方,而正是这些不完善的政策,突破了传统婚姻对人们的道德规范,不惜为了房子挑战婚姻的安全性。

政府是社会公序良俗的维护者。虽说不能苛求出台的政策都尽善尽美,但如果事前作充分调研,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及时修正,又辅之以相应的监管处罚措施,让“功利性离婚”无机可乘、无利可图,甚至得不偿失,想来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把婚姻当儿戏。

一个道德良好的社会,必是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反之亦然。法律制度是桶,人的道德是水,“水桶理论”同样适用于法规和道德,一旦某一块木板短缺,里面的水就会从这里漏掉。这是人的本能使然,而弥补它的方法,唯有提高法律规范和制度约束的“高度”这一条路——这或许是一系列为获取利益而“功利性离婚”带给我们更为深层次的思考。(徐娟)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