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奥数:不能把“喜欢数学”当做普遍现象
www.fjnet.cn 2013-04-15 09:28 华 挺 张景华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是社会“教育”教育,还是教育“教育”社会? 记者:教育部门只能严管学校,学校以外的部分很难涉及。很多人担心,学校这一块管住了,可是课外时间会被各种校外机构占用。您怎么看? 罗洁: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首先要从学校内部做起,要引领社会、教育社会,让人们都意识到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重要性,同时要利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心。其实,民办机构、培训机构与学校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培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弥补学校教育体系不足的。 学生课业负担重不仅是教育内部问题,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社会机制问题、家长对孩子的期许、学生评价考核机制等。有一个问题可以探讨:是社会“教育”教育,还是教育“教育”社会?我认为,虽然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但教育内部还是有很多可以作为的。我们不能让社会的一些短视行为、功利行为影响教育,从而导致教育违背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而是要用教育来“教育”社会、引导社会。 记者:作业量减少、负担减轻是不是需要其他方面的跟进?不然,容易导致家长给孩子布置作业。 罗洁:这是不会的。北京市中小学有很多类型的实践课,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德育实践课、通用技术课等,绝大多数中小学的相关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已经配置到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选择,而不是局限在课本中。 奥数本身没有错,错在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或特长作为普遍现象来对待 记者:近年来各界对奥数的抨击特别多,您认为奥数是否有它本身的价值? 罗洁:我就是教数学出身的,有切身的感受。奥数原来在小学是没有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在高中,后来慢慢延伸到初中和小学。我认为初中和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是基础教育,除非有特殊才能,不能从小让孩子形成极端偏科的习惯。而高中的孩子则不同,他们在知识积累上已经相对成熟,能够发现自己对某一学科的兴趣爱好,这一阶段奥数的存在是可取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对奥数不能一概而论。 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有一种设计,例如人大附中和北京市八中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试验学校,每年招收一两个特长班,我认为这是正常的。但现在很多人将这种模式放大,将奥数竞赛作为小升初的一个考核标准,这违背了教育规律。 奥数本身没有错,错在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或特长作为普遍现象来对待,导致人们认为奥数本身是不对的。 记者:您认为在小学阶段,多少比例的学生学奥数比较合适? 罗洁:具备这方面特殊才能的孩子,从统计学角度来讲约是千分之一。在实际生活中不能人为去想这种才能,不是想培养出什么人才就会出什么人才,重要的是给孩子营造一个适合成长发展的健康环境,给学生学习的自由选择权。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10]奥数改头换面为择校 这边明令禁止那边暗渡陈仓
- [ 03-28]河南查处招生违规问题 严禁“奥数”与入学挂钩
- [ 03-22]成都民办学校小升初政策出台:今年不考奥数
- [ 03-20]浙江:6万学生学奥数 全年培训费3亿
- [ 03-18]杭州现奥数竞赛高峰 学生周末连考三场
- [ 03-18]奥数热折射中学选材评价体系单一 短期内难降温
- [ 02-25]聚焦畸形奥数热:难度过高毁掉孩子数学兴趣
- [ 02-25]专家:奥数变异为选拔工具因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