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广州墓地调查:每年新增5000份骨灰有安葬需求

www.fjnet.cn 2013-04-07 09:51  赖竞超 李强 来源:南方日报 我来说两句

前进中徘徊,生态殡葬渐被接受

当传统“入土为安”的需求与现实土地资源紧缺情况相冲突时,有识之士认为,最可取的就是采纳骨灰撒海、树葬、花葬、草坪葬、骨灰墙安置等节地葬法。

“这是好事,应该大力推动,”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民俗学专家叶春生表示。早在十年前树葬还没有兴起的时候,叶春生就将自己父亲的骨灰葬在广州雕塑公园内的一棵树下。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起,广州市政府对2013年1月1日后死亡并参加由市统一组织骨灰撒海活动的,每具广州市户籍先人骨灰按照1000元标准发放撒海补贴。2011年,广州市共有800多份骨灰撒向珠江口水域,2012年增至1000多份。截至今年清明,已有432位市民新报名参加骨灰撒海活动。

清明期间,记者在广州白云山“思园”调查发现,由于这个树葬墓园不设坟头、不留标记,有部分市民抱怨找不着先人骨灰安葬的具体位置。虽然“思园”安葬了近2.1万份骨灰,土地已经完全饱和,但是一些更加人性化的改进措施完全可以在筹建中的第二“思园”采纳。叶春生称自己也有类似经历,“建议有关部门可采取在树上挂牌或树下立小墓碑等方式,解决市民的后顾之忧,倡导更多市民采用树葬等生态殡葬方式。”

“房子是刚需,但墓地不是”

记者调查发现,广州人到周边地区购墓现象增多,在清远的一些公墓,甚至八成客户是广州人,且比例还在逐年上升。

对此,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认为,大城市的市民骨灰在市郊县区以及周边城市安葬,是缓解大城市墓地资源紧张的一个可行途径。

“广州市郊和周边地区青山绿水,风水好,何乐而不为?”彭澎认为,“市郊和周边地区墓地价格相对较低,可缓解‘葬不起’的情况。”

大城市的市民大量前往周边地区购买墓地,会不会将墓地压力转嫁到周边地区?彭澎表示,如今传统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大多数人希望“落叶归根”,去外地买墓的市民比例不会很高,对当地墓地资源不会产生很大的压力。

同时,他建议,缓解大城市墓地紧张,应该加快扭转执着于墓地安葬的传统观念,“房子是刚需,但墓地不是,人们选择海葬、树葬等方式,就可避免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