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八项规定如何管住九字经?
2013-03-29 08:08 舒天烈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改作风在本质上是对权力的规范。所以,改作风要取得实效、长效,需要的是管住权力的随意行为、遏制权力的随意扩张。 近日新华社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对八项规定,有应付心态,并总结成九字经:观望风,变相吃,慢三拍。 实际上,在关于改作风的讨论中,这些问题已经屡有涉及。人民日报就曾刊发很多评论,指出“改作风不是一阵风”“改作风不能等等看”之类改作风可能遭遇的瓶颈。而媒体对于“机关食堂吃鲍翅”“矿泉水瓶装白酒”“国务院好遥远”等问题的报道,也让人看到,很多地方确实还“下有对策”,改作风仍需常抓不懈。 古语云,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当前,改作风也处于这样的状态。中央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媒体报道轰轰烈烈大张旗鼓,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改作风逃不开“周期律”出现反复,或者遇到障碍久推不动,难免会让人怀疑执政者的决心和能力,甚至会影响到对执政品格的评价。 应该看到,作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科层制的政治结构。职务有分等、级别有高低,要真正在“工作关系”中撇清“私人感情”,有点难。尤其是在中国讲人情、好面子的文化传统中,这使得迎来送往难以避免、超标接待容易滋生。承平日久,行政系统会自我增殖,必然渐增繁文缛节之气,这也是行政体制的必然困局。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扭转风气,只能是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产生根本性的震撼。 改作风在本质上是对权力的规范。所以,改作风要取得实效、长效,需要的是管住权力的随意行为、遏制权力的随意扩张。而这,无疑是一项更为浩大的系统工程。仅从花钱角度上看,就需要更强的制度供给:用预算管好源头,用财务管好过程,用审计管好结果。更何况,还有那些用权力进行寻租,不用自己花钱找乐子的。对于那些相对分散的公权力,需要进一步加以规范,划定边界,真正让权力被关进笼子里。 从这个角度看,也更能理解为什么新一届中央领导履新之初,就如此强调作风问题。这是因为,改作风不仅可以成为改变权力观的抓手,更可成为规范权力运行的切口。从改作风出发,促使权力的“自我革命”,无论是进一步公开政务,还是进一步完善监督,都将是中国民主政治走向更高境界的必然选择。 当改作风遭遇“下有对策”,无论是群众还是媒体,都需要进一步发挥监督作用。这并不是“跟我无关”的小事,而是涉及改革、涉及发展,更涉及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大问题。如若能以此重塑权力运行的图景、调整人民与权力的关系,则善莫大焉。 本报特约评论员 舒天烈 |
相关阅读:
- [ 03-24]“八项规定”呼应三大现实 改作风保障实现中国梦
- [ 03-19]中央纪委对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进行通报
- [ 03-08](两会授权发布)蔡玲委员:落实“八项规定”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
- [ 03-08]蔡玲:如何避免“八项规定”一阵风
- [ 02-08]中央反铺张浪费八项规定出台 6成餐企出现退订
- [ 01-31]中央八项新规 地方变“高压线”(图)
- [ 01-28]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 [ 01-23]刺眼的“剩”宴——新华社记者酒楼餐厅暗访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