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劳伦斯?芬克:影子银行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13-03-23 17:38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林洪熙 林洪熙  
分享到: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主题为“中国:改革开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2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经济网全程直播报道。图为贝莱德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劳伦斯?芬克。中国经济网蒋诗舟/摄影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3日讯“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于2013年3月2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以“中国:改革开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60余位跨国公司全球CEO及20余位国际组织高级官员和国际知名学者应邀出席。在主题为“影子银行的功与过”的发言中,贝莱德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劳伦斯?芬克表示,现在一说到影子银行很多人就会有负面的联想,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在全球的资本市场转型过程中,以及帮助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影子银行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来说也是有必要发展影子银行体系,因为它是资本市场放开的必要过程。

以下是文字实录:

劳伦斯?芬克:很荣幸参加今天的活动,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影子银行,对影子银行也是众说纷纭,金融危机之前规模还没那么大,现在影子银行的规模已经很大了。影子银行有很多股票公司他们是把资金转移到其他非正规的金融机构手上,现在规制更加严了,有很多货币市场的资金参与到这个市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给投资人提供了软性的担保,但是这种机制是有漏洞的,所以也导致了我们之前看到的一些银行体系中的问题。希望在接下来几年中,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一些问题,漏洞能够被解决掉,通过这种监管上的改革,比如说货币市场基金软性的担保能够成为硬性的担保。影子银行系统里面有很多银行他们也是发展了很多的特殊目的产品,或者说是一些表外业务,这在各个金融机构很普遍的,都出现的问题。

劳伦斯?芬克:我们怎么把影子银行做一个界定呢?我觉得影子银行应该说是大家非常误解的一个词,有很负面的联想。实际上是不对的,全球的资本市场在转型过程中,以及帮助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它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家想一下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实际上看到银行业务方面,银行信贷、借贷规模方面有一个大的减小,原来银行是有买方、卖方,由于这样的买卖活动很频繁,所以有一个非常繁荣的资本市场可以发展债券,银行其他产品。但是现在我们如果要有一个更安全,更稳健的市场,不能一味的往资本市场上来推产品。资本市场不能跟影子银行划等号,我觉得资本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更多的把这个产品放到交易所去进行交易来实现一定程度的监管,有很大一部分比例还是在场外进行交易的,没有在场内进行交易。能够把这样一些在场外交易的债券拿到场内交易的话,是可以减少不安全性。

劳伦斯?芬克:另外对于中国来说也是有必要发展影子银行体系,因为它是资本市场放开的必要过程,我们之前也在听别人讲,中国怎么把经济从出口型转向消费型经济,中国要成为消费型社会的话,中国必须要做出很多的投资。中国现在有很多的钱,现在都是在银行储蓄账户上闲着,需要透明、有效的机制在中国形成,把银行里闲置的钱放到高收益,高回报的投资产品当中。

劳伦斯?芬克:上午也听到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需要为养老做规划,考虑到今天中午午餐演讲人讲的这番话,人们一般都是会规避风险的,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中国最大的问题跟人口结构有关的,他们就是有这种规避性,把钱都放在银行里面做存款,不做其他的投资。在中国这样是不行的,必须要让这些人思考怎么能把钱投向未来,特别是考虑到现在人活得越来越长寿命,所以在货币市场的基金方面,这样的一些钱如果投在安全产品里面,到最后肯定拿到的回报是不够你养老的。这就是我们看到在欧洲出现的问题。

劳伦斯?芬克:大家有很多人在谈影子银行的行为,但是怎么来释放这种长期性投资需求,怎么让监管机构看一看过去五年前发生的事情,再来看怎么推动,鼓励这些投资者把他们储蓄池里的钱拿出来投到更大的资本市场的池子里面。只有监管机构采取行动,我们才能看到这样的变化发生。监管机构如果能来鼓励的话,对于养老防老也会有非常好的效果。消费者有了这样的保障以后,也会更多的来进行消费。看一下中国的资本市场,影子银行不是非常的有效,需要对于这样的体系进行改革,才能使消费真正得到促进和保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