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际 > 国际要闻 > 正文

俄罗斯汉学家:希望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更为多元化

2013-03-20 18:34:17 谢亚宏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责任编辑:林洪熙 林洪熙  
分享到:


我的中文名字是“华克生”,我从1950年就开始教授汉语,到现在为止已经60多年了。汉语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热爱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我的影响下,我的儿子也选择中文作为自己的大学专业,现在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主任。我80多岁了,但依然在为推广中国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第一次去中国是在1957年,当时我在北京大学进行交流学习,当时我师从吴组缃教授,并在他的指导下翻译了《儒林外史》,是苏联第一个获得北大学位的中国文学研究生。以后每隔几年,我都要去一次中国,最后一次去中国是在2005—2006年,当时接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勋章。我结识了王蒙、王安忆、余华等一批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也与很多中国研究俄罗斯的学者成为了朋友。

作为一名汉学家,我非常关注本次访问中的人文交流内容。希望两国的文化交流更为多元化。

我的中文名字是“华克生”,我从1950年就开始教授汉语,到现在为止已经60多年了。汉语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热爱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我的影响下,我的儿子也选择中文作为自己的大学专业,现在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主任。我80多岁了,但依然在为推广中国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第一次去中国是在1957年,当时我在北京大学进行交流学习,当时我师从吴组缃教授,并在他的指导下翻译了《儒林外史》,是苏联第一个获得北大学位的中国文学研究生。以后每隔几年,我都要去一次中国,最后一次去中国是在2005—2006年,当时接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勋章。我结识了王蒙、王安忆、余华等一批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也与很多中国研究俄罗斯的学者成为了朋友。

作为一名汉学家,我非常关注本次访问中的人文交流内容。希望两国的文化交流更为多元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