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人大代表呼治理“PM2.5”要用“法律枷锁”

2013-03-08 15:41  韩洁 朱薇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黄晓夏 黄晓夏  
分享到: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 韩洁 朱薇)全国人大代表、法学专家周光权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为建立治理“PM2.5”的长效机制,我国亟须针对“PM2.5”的监测、治理、防控等问题制定专门法律,给污染环境行为套上更严厉的“法律枷锁”。

作为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周光权代表今年专门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治理“PM2.5”长效机制的建议,重点从环境立法角度建言献策。

周光权代表建议,当前有必要将《环境保护法》修订为环境治理方面的“宪法”。

他介绍说,我国《环境保护法》于1989年颁布实施。此后国家又相继制定和修改了污染防治法律,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多部特别法。

“然而,这些法律迄今施行20多年,对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的现象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制约和约束作用。”周光权代表说,主要是因为那些特别的环保法与《环境保护法》之间存在不衔接甚至相互抵触的问题,进而影响后者的执行和地方性法规的制定、落实。

他建议全国人大研究《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与《环境保护法》的协调问题,将特别法中的某些重要内容吸收到环保法中,用一个尺寸、一个标杆统领我国环境环保,同时,将“PM2.5”监测、治理、防控等写入相关法律。

此外,周光权代表还建议修改刑法中污染环境罪的定罪标准。

他指出,目前,我国刑法规定,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的,必须严重污染环境才构成犯罪。由于定罪标准过高,和当前治理细微颗粒物的严峻性不相适应。

他还建议加快制定控制与PM2.5有关的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同时,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的地方标准。

“治理‘PM2.5’需多部门联动,要坚决关停、取缔无排污许可等非法排污单位,严惩偷排漏排等各类违法排污行为,监控不留死角,处罚绝不手软。”周光权代表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