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解放军西部高原战斗实验室:每人都立过遗嘱

2013-02-25 08:58  魏春 孙利波 黄宝峰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洪熙 林洪熙  
分享到:

乍暖还寒的新春时节,兰州军区某测绘信息中心官兵再次打起行囊,带着课题奔赴雪域高原的野外实验室,开始了又一次的科研创新之路。

该中心组建8年来,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7项,4项成果获国际发明奖,10多项创新成果填补国家和军队导航测绘领域空白。去年底,解放军四总部授予他们“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

实验室设在练兵场

贺兰山古战场,一场实兵对抗演习激战正酣。

中军帐中,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依托某三维立体标绘系统,从容分析战场态势、拟制作战方案。指挥屏上显示的,不是密密麻麻的等高线,而是起伏有致的三维画面:地物地貌、军标符号全部立体呈现,武器装备、毁伤打击的声像效果形象逼真,如同欣赏一部全景式的战争大片。

作训参谋王伟告诉记者:“三维环境下的实时标绘,少了符号与实体的转化环节,为指挥员熟悉战场态势提供了更加科学快捷的决策依据,极大提高了作战指挥效率。”

4年前的一次演习中,正在电脑上标绘作战图的某部一名参谋挠头抱怨:“这标图要是能轻松些、逼真些就好了!”

说者无心,一旁的中心主任王明孝却深陷思索。三维标绘,这在全军尚无先例。下定决心的王明孝没有迟疑,他召集地理仿真、地理信息、三维动画、多媒体等近10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定课题,制方案,连续干了一年,攻克上百个技术瓶颈,终于开发出一套三维标绘系统。

系统在部队试用后,他们又组织多个小组深入部队调研,对反馈的显示、推演、融合等30多个问题作了进一步完善,该系统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如今,这套系统已在兰州军区部队广泛普及,兄弟单位纷纷上门取经,总部领导评价该系统“使军事标绘跨入了一个新时代”。

内陆“小作坊”的“大视野”

家小业小,干部战士加保障人员不过寥寥百余人;地处西北内陆,创新条件有限,信息相对闭塞。在这样的条件下,测绘信息中心如何搞出那么多创新成果?中心政委许仕敏介绍,这源于科研团队敏锐的眼光和融合的视野。

2010年8月的一天,王明孝无意中看到一条“兰州大学王育华研制出某新型夜光材料”的新闻,意识到该材料军事应用前景的王明孝难抑兴奋,立即与王育华取得联系。

院校有成熟的新型发光材料技术,但要想将这种技术用于地图制作,还面临着防辐射、油墨比例、电子印刷、后期高精度制作等一个个难题,而这正是测绘信息创新团队的强项。随即,测绘信息中心与兰州大学确立了《环保型低碳夜光地图制作技术与生产工艺研究》的合作课题。

制图专业带头人、工程师申亚鹏带领4个领域、9个专业的10多名部队技术人员,与地方科研人员组成了一个军地联合的科研团队,经过3个月攻关、上百次试验,新型夜光地图成功问世,经部队训练检验后广受好评。

随即,一则“解放军军事训练告别夜盲症”的消息被国内外媒体大量转载。申亚鹏的团队又乘势而进,研发出夜光沙盘、夜光磁性队标等“夜光系列”产品,目前已在部队广泛普及。

一张夜光地图,不仅照亮了黑暗中指挥员的眼睛,更照亮了军民融合的科研之路。

坚守西部精神高地

“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每个人都立过遗嘱。”谈起在任务中一次次涉险过关的经历,从事了大半辈子军事测绘工作的总工程师董北平感慨颇深。

2008年,中心主动请缨担负西北地区兵要信息系统的研发工作。广袤瑰丽的大西北,使得这样一个庞大系统不仅面临技术上的难题,更多的是精神、作风与意志的考验,甚至是对生命的打磨。在执行这个任务出征前,中心按惯例给每个人买了几十万元的保险。

战风沙,斗酷暑,抗缺氧,抵严寒……某武器试验区域数十万平方公里,几百个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需要一一测量,时值七八月份,在烈日炙烤下的戈壁滩,脸上的皮晒脱了一层又一层,中暑了歇一歇继续干活;在测量一座山的数据时,一匹马失足滚落数百米深的山涧,队员们背着50公斤的器材,攀悬崖、吃野果、喝雪水,鞋子破了就绑起来拄着拐杖继续走。

经过1年多的艰苦跋涉,大西北的大漠戈壁、冰峰雪岭、峡谷沟壑、边关哨卡,都印满了官兵们的足印,而军队科技二等奖的殊荣则是对他们艰辛求索的最佳褒奖。

承担西藏怒江水电开发项目前期测绘任务时,测绘官兵们跋山涉水,挑战极限,翻越20多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山,行程16万多公里,制作地形图600余幅,创新的高原高寒地区控制点数据采集处理方法,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魏春孙利波 黄宝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