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际> 环球要闻 > 正文

外媒关注“亚投行热”:有助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

2015-03-18 17:06: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琼 李艳  
分享到:

中新网3月18日电 继英国宣布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之后,法德意欧盟三国也宣布将加入亚投行,此举引发外媒对于“亚投行热”的关注。外媒指出,亚投行有助传播中国软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虽然欧洲议会议长为加入亚投行亮绿灯,而美国日本则是顾虑重重。

欧盟议长为加盟亮绿灯:“加入的国家越多越好”

亚投行于2014年成立,旨在对亚洲地区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投资。法国、意大利和德国17日决定可能追随英国,将加入亚投行。如果成真,这将使得愿意加入亚投行的国家数量增加到了至少30个。

《德国之声》指出,欧洲议会议长马丁·舒尔茨为欧盟国家加入亚投行亮绿灯。舒尔茨在北京访问期间谈到此事时说,“第一个答案是:我认为加入(该行)是件好事。第二个答案:如果有更多国家加入,我认为更是好事。”

路透社也指出,欧洲的参与反映出他们迫切希望与经济迅速成长的中国结为伙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且目前欧洲和美国之间的贸易谈判又颇不顺利。

《美国之音》分析称,欧洲希望同中国做生意。英国财政大臣表示,该银行是“英国和亚洲共同经商的一个无与伦比的机会。”

在一项共同声明中,德国、法国、意大利的外交及财政官员则表示,他们将努力确保这个新机构“在治理、预防措施、债务及采购政策方面遵循最佳标准及准则。”卢森堡财政部已证实,该国也将申请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

美国抵制日本顾虑:让盟友三思而后行

英国《金融时报》称,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同意加入亚投行,追随英国脚步。这对于美国阻止西方国家加入该机构的努力是又一打击。上述四国决定加入亚投行(AIIB),对美国来说是重大挫折。

在加入亚投行的态度上,欧美存在分歧。《美国之音》表示,美国对亚投行持抵制态度,并质疑这个投入了500亿美元的机构所能达到的标准。德国财长朔在记者会上则表示,希望通过高标准为亚投行作出贡献。

路透社报道称,美国17日呼吁各国在加入亚投行时要三思而行。华盛顿将亚投行视为世界银行的竞争对手。欧洲四国相继表示加入亚投行,无疑让美国在外交方面遭到打击,其遏制中国飞速上升的经济和外交影响力的努力也遭遇挫折。

《金融时报》援引前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助理部长泰德 杜鲁门(Ted Truman)的话称,奥巴马政府没有尝试加入亚投行是一个战术性错误。“如果你想影响(该行的放贷标准),你应该在帐篷里面,而不是在帐篷外面,”杜鲁门说。然而,美国国会将阻止美国加入亚投行的任何努力。

日本也未表示要加入亚投行。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本政府之所以对亚投行顾虑重重,主要是担心亚投行无法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理顺关系。亚洲开发银行至今已设立近50年,日本和美国一直是最大的出资国,在日美看来,亚投行与亚开行功能上存在重合,一旦出现冲突,可能影响亚洲地区金融秩序的稳定。

传播中国“软实力” 提高国际影响力

《金融时报》报道称,亚投行是中国创建新型金融和经济机构的更广泛尝试之一,这些机构将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该报称,中国欲打造新一代的金融和经济机构,让其在亚太地区、并可能在世界其他地区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美国之音》指出,德国财长在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举行简短记者会时说:“我们一致认为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对亚洲进一步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欢迎中国寻求其他伙伴来成立基础设施银行这样的想法。”

该报指出,亚投行被认为是西方主导的世界银行的竞争对手,也被认为是中国传播“软实力”的一个主要平台。

英国国际广播公司(BBC)表示,中国成立新的发展融资机构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外输出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基础设施融资的资金缺口,而且更重要的是撼动了已有的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发展政策制定过程,为如何改善发展政策和实践提供了反思和讨论的契机。(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