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中国“人造太阳”配上“赤霄光剑”
来源:新华网  作者:徐海涛、戴威  2025-01-14 16:26:59

新华社合肥1月14日电(记者徐海涛、戴威)每平方米每秒钟可极速喷射出亿亿亿个粒子!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大科学团队成功研制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如同一把性能超强的“激光剑”,为研制“人造太阳”核心材料提供科技利器,14日经专家组鉴定,“赤霄”参数达到设计指标,整体性能国际先进。

1月14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园区内,科研人员在巡看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的运行状态。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主要由等离子体构成,在太阳内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聚变反应,从而产生光和热。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致力研究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这种被称作“人造太阳”的大科学装置,内部有与太阳类似的核聚变反应机制。

1月14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园区内,科研人员在记录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的运行状态。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研究“人造太阳”存在一系列重大挑战,其中之一是寻找能承受巨量等离子体粒子流冲击的超级材料,用于制作“人造太阳”的“炉壁”。

1月14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园区内,科研人员及专家通过大屏幕了解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的运行状态。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未来的‘人造太阳’要长时间持续发电,为它研制‘坚韧抗造’的壁材料难度极大,我们需要尖端的模拟实验环境,来测试研制出的材料是否达标。”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海山介绍,他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5年多攻关,研制出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

1月14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园区内,科研人员在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前进行交流。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长15.5米、重约22.5吨,流线型的结构犹如一把宝剑。“赤霄”装置取名自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的赤霄剑,每平方米每秒钟可极速喷射出10的24次方个——即亿亿亿个粒子,一次可连续运行24小时以上,对新研制的“人造太阳”壁材料充分检测。

1月14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园区内,科研人员在记录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的运行状态。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月14日,评审专家组对“赤霄”装置进行鉴定。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叶民友宣布,“赤霄”装置的参数达到设计指标,使我国成为继荷兰之后国际上第二个拥有此类装置的国家。

1月14日,经专家组鉴定,“赤霄”参数达到设计指标,科研人员在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前庆祝。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据介绍,中国的核聚变研究水平已达到国际前列,“赤霄”的诞生将为研究下一代“人造太阳”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提供有力支撑。“赤霄”装置不仅服务于我国科学家,还将开展开放共享的国际合作研究。

1月14日,经专家组鉴定,“赤霄”参数达到设计指标,科研人员在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前庆祝。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月14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园区内,科研人员在记录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的运行状态。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日榜
  • |
  • 周榜
  • |
  • 月榜
推荐栏目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
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