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不止于“1小时”,看杭温高铁的“新”与“质”
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24-09-07 16:23:36

新华网杭州9月7日电 杭温高铁9月6日正式通车。当天上午9时,杭温高铁从浙江温州北站驶出,越过绿色山丘、跨过大江大河、路过村庄和田野,风驰电掣般地穿越浙江全境,为浙江省域“一小时交通圈”插上一双翅膀。

杭温高铁建设背后有哪些故事?它的建成有哪些助益?

  杭温高铁正式通车。新华网发 刘伟 摄

“新质技术”实现工程技术领域的一次次飞跃

纵观杭温高铁,跨越浦阳江、楠溪江等河流,穿越大盘山、括苍山等山峰,沿线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岩溶地质发育强烈,地形地貌复杂。

“杭温高铁三标段有6座桥、7个隧道,其中隧道长度就有36公里,施工难度很大。”百盛杭温公司安质部部长刘志成说。“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在‘新’上下功夫,不断加大科研攻关力度。”

“我们在隧道的爆破施工工艺上进行创新。按照传统作业方法,全断面开挖一个工作面上要打160个左右的炮孔,需要熟练工人在完全不通风的隧道里工作4个小时。创新聚能水压爆破的方法后,工人只用打38个钻孔,就能达到原来62个周边钻孔的爆破效果,可以节约30分钟。”杭温高铁站后三标段工程部长武兆驰表示,创新方法的使用让炸药用量少了将近一半,更环保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杭温高铁建设过程中实现住建部十项新技术全覆盖,全线打造18处示范工点。同时,考虑杭温高铁的线路走向及其沿途的气候地质特征,鼓励、支持各参建单位采用新型材料,利用各类智能化、高精度的自动化设备,解决高速铁路建设中的施工问题。

“杭温高铁在全国首次实现了光学卫星遥感技术运用于铁路外部环境整治,数字化、智能化贯穿建设的全链条。”浙江交通集团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长梅建松说。

之江大地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程同林认为,新质生产力的“质”,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质量大幅提升,更体现在数字化、信息化、人工智能化、绿色低碳以及面向未来的发展与定位。

当下的杭温高铁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迅速吹拂过浙江东部的广袤大地,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出行更加便利。杭温高铁的通车大大提升了区域通行效率,让仙居、磐安、东阳、浦江等地迈入高铁时代,使浙北、浙中和浙东南等地的联系更加紧密。此外,随着交通网络不断优化,杭温高铁沿线城市将建立新的贸易、信息通道。

“高铁+文旅”的生动画面呼之欲出。杭温高铁的开通将金华、台州、温州等地的优质旅游资源紧密串联,形成新的旅游线路与目的地集群。

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大有可为

作为国内首条国务院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和国家发改委社会资本投资示范的“双示范”高铁项目,民营资本如何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备受关注。

据了解,杭温高铁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二期为杭州至义乌段,是浙江首条由省方全资建设的高铁项目。一期为义乌至温州段,由民营企业百盛联合集团作为社会资本方控股投资建设。

铁路建设以来,杭温高铁已开展课题研究35项、申请专利118个、发表论文70篇;全线打造示范工点18处,全线建成标准化试验室12个;全线平均Ⅰ类桩基率99.66%,全线多座桥梁Ⅰ类桩基率100%。

启动仪式上,百盛联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盛金喜认为:“杭温高铁实现了国内首个社会资本投资加工程总承包加委托代建运营的铁路投建营模式,开创了民间投资铁路的新路径,为民营企业投资国家重大项目提供了‘杭温模式’‘浙江经验’。”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日榜
  • |
  • 周榜
  • |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