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10月23日电 题:从大模型到通用人工智能——专家学者前瞻人工智能发展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戴威 “自动驾驶从实验室走向真实的场景,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我们创造一幅幅令人惊艳的画面,语言大模型为我们解决了无数个复杂的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正牵引人类社会发生着深刻变化,接下来的机遇和挑战就在通用人工智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郑南宁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上说。 当前,人工智能的算法、算力、数据与场景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是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的重要力量,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无疑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华为“盘古”、百度“文心一言”、科大讯飞“星火”、中国科学院“紫东太初”……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研发的大模型数量排名全球第二,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发布79个。行业预测,未来几年中国人工智能将进入大规模落地应用关键期。 与此同时,随着企业和科研机构纷纷涌入人工智能大模型赛道,智能算力资源供给紧张、高质量数据资源不足、典型应用场景开放力度不够等问题日益凸显。 从大模型到通用人工智能还有多远?在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来自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研讨。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金桥认为,从算力、成本、能耗等角度考虑,未来两到三年内,国内“大模型热”将逐渐平稳,从事通用大模型底座开发的企业会稳定在5家以内,其他则将主要聚焦行业大模型。 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俊龙提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学习和推理需要高算力和海量数据支持,我国正在建设的“东数西算”工程可以为大模型提供强大算力支撑;同时,多地正在建立数据交易所,未来各行各业的交易数据都可应用于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 “目前我国大模型训练的高算力需求仍要依赖国外的产品生态,未来应加强国内显卡等应用生态建设。大语言模型有望做成非常聪明的通用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陈俊龙说。 与会专家认为,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将驱动我国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人工智能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生产工具,正催生人工智能驱动工业制造这一工程研发新范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钱锋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迫切需要发展工业智能与智能系统技术,全面提升制造过程的感知、认知和决策能力,从而实现制造过程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 ChatGPT标志着人工智能一个新的技术高峰,那么,大模型能够直接带我们走向真正的人工智能吗?郑南宁认为,这中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机器的计算方式并不能取代人类的思维。我们追求的人工智能,是要机器像人类一样思维和行动,不仅能解决复杂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在复杂、动态、不确定的环境和物理世界中进行交互。”郑南宁说。 科大讯飞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聪提出,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将呈现三个趋势:一是向多模态、多语言的方向发展;二是更加可信和可解释,解决幻觉问题和安全问题;三是必须站在软硬件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大模型技术和产业。 “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发展应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断提高核心算法、模型和技术水平;以场景牵引技术应用落地,构建更加开放的产业生态;防控科技伦理风险,保障人工智能良性健康发展。”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说。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协、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承办,主题为“智能涌现 生成未来”。 |
2023-10-24
2023-10-24
2023-10-24
2023-10-24
2023-10-24
2023-10-24
2023-10-24
2023-10-24
2023-10-24
2023-10-24
2023-10-24
2023-10-24
2023-10-24
2023-10-24
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