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10月6日电:真理之光照亮奋飞航迹——海军某部飞行军官刘严严深学力行党的创新理论记事 新华社记者高玉娇 我国某海域,夜色如墨。 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完成夜间训练的数架战机平稳降落。 走下战机,海军某部飞行军官刘严严迫不及待到讲评室进行复盘,这次训练他带领机组实现了夜间作战能力的新突破。 “我们就好比一把锋利的‘鱼叉’,时刻准备消灭潜藏在航母周围的来犯之敌。”刘严严神采奕奕地向记者介绍他的战位。从塔台向外望去,目之所及只有一片汪洋。在这里,驻扎着我国首支航母舰载机部队,放飞了我国首架某型舰载直升机,奋斗强军的热土为刘严严和战友们深学力行党的创新理论提供充足养分。 从飞行学员到领航员再到战术指挥长,一路成长,刘严严始终忘不了人生中第一次入党宣誓—— 2011年,作为所在学员队第一批入党的飞行学员,他们在烟台东炮台旁庄严宣读入党誓词。此处,一百多年前兴建的炮台见证了北洋水师的溃败;不远处,坐落着的海军航空大学,培养了一批批海军飞行军官昂首奋飞向海天间。 “向海图强,有党的领导,有海无防的屈辱历史绝不会重演!”历史与现实的交汇,激励刘严严更加刻苦投入学习训练。4年后,他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来到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 报到第二天,刘严严就被叫去参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这是这支部队每名飞行人员的“必修课”。 “一股从未有过的知识恐慌感扑面而来,这里的理论学习和备战打仗紧紧联系在一起。”刘严严感到,学不好党的创新理论,就跟不上走向未来战场的步伐。 此后,刘严严把理论学习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出海训练,他每天给自己定计划,只要不飞行,就见缝插针学;休假时,他也带着满背包理论书籍,“学理论就像挖深井,只有用力挖、往深里头挖,才可能尝到甘泉。” 大洋深处,海浪翻腾。 一次实弹射击训练任务中,刘严严带领机组两次射中靶标,如果第三枚鱼雷也击中目标,将获得全胜。 没想到,这枚鱼雷的发射方向却让机组产生了分歧:实际测量得到的射击方向与方案不一致。 “唯上不唯实,不是马克思主义!”刘严严的话一语中的。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鱼雷正中靶标,任务圆满完成。复盘推演时发现,水下靶标受洋流影响而偏离预定航线,如果按方案预设方位发射,鱼雷势必脱靶,团队数个月的努力将付之东流…… 这些年,随着新型武器装备列装,“成长的烦恼”接踵而至——如何深挖装备性能、如何建强人才队伍、如何高质量融入体系,都直接关乎航母编队“水下之盾”是否坚固。 从辩证思维中寻找战术转换的方法论、从底线思维中摸索防御半径的边界值、从创新思维中求索阵位排布的最优解……一个个“问号”被拉直的过程中,刘严严认识到,理论求索的“深与浅”和对接战场的“实与虚”紧密相连。 一次舰机协同训练中,明明各兵力都做到了自己的“极限”,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复盘推演时,各方都基于本兵力的考量各执一词。 “体系练兵,不能只盯着自己的极值,而要取最大公约数。”刘严严抛出观点,建议大家破除“只管自己一亩三分地”等观念,找到实现优势互补的平衡点。 深夜,10余名各专业骨干在舱室内深入交流,不断推动舰机协同训练走深走实。 “科学理论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也必将成为我们克敌制胜的‘好妙招’。”刘严严把战略思维、系统思维等理论融入战术训练,并主动把驾驶、声呐等专业纳入学习范围,对战机座舱了如指掌,对空中特情处置方案烂熟于心,与战友共同取得10余项实战化创新成果。 “我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深信不疑。”刘严严告诉记者,他一直保存着两张家乡的照片,一张是童年所拍,“泥巴墙,泥巴凳,除了泥巴没家当”是当时境况的真实写照;另外一张是近年所拍,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已经楼宇林立。 望着宿舍桌子上的航母模型,刘严严感慨道:“生逢伟大时代,我们不仅仅起降在航母上,更是起降在乘风破浪的‘中国号’巨轮上。” 2023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74周年纪念日,也是刘严严32岁的生日。 那天,这位从小村庄走出来的人民海军舰载机飞行军官,正身处西太平洋的碧波中,随中国航母驶向越来越远的深蓝。 “我们的使命任务是保卫祖国海疆,有效维护我国利益,向世界传播我们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刘严严信心满满,“我们想干的事业,一定能够干成!” |
2023-10-07
2023-10-07
2023-10-07
2023-10-07
2023-10-07
2023-10-07
2023-10-07
2023-10-07
2023-10-07
2023-10-07
2023-10-07
202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