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的家庭托育点如何不负所“托”?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王维砚  2023-07-03 08:54:36

利用居民住宅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托育服务,收托人数不超过5人

【解生育家庭后顾之忧④】“小而美”的家庭托育点如何不负所“托”?

家庭托育点为托育刚需家庭提供多元选择。相关政策推动下,家庭托育点向着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但目前在可持续发展、资质合规、普惠等方面仍存堵点。

前不久,2岁的女儿谁来带,在北京宝妈赵欢(化名)的家里掀起一场波动。赵欢和丈夫工作忙,女儿出生后,一直由婆婆照看。近段时间,婆婆身体不好,为给老人减负,夫妻俩将目光投向托育市场。

“请育儿嫂上门,家里住不开。去托育机构又距离远,不便接送。”一番权衡,赵欢把女儿送进了小区里的家庭托育点。

眼下,利用居民住宅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且收托人数不超过5人的家庭托育点,正在为像赵欢一样有托育刚需的家庭提供多元选择。

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从生均面积、备案条件、照护人员等方面对家庭托育提出要求,推动家庭托育标准化、规范化。

但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目前,家庭托育点在可持续发展、资质合规、普惠等方面仍存堵点,“小而美”的家庭托育点想要满足家长“专而精”的期待,仍有一段路要走。

收托上限和照护比的限制导致盈利难

6月初,史新宇和朋友联合创立的馨巢佳佳家庭托育点迎来了首批5位入托幼儿。这个位于北京朝阳区天鹅湾南区的家庭托育点,室内面积130平方米,室外面积400平方米,托育时间是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5点,根据家长需求可以延长至晚上7点。

史新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每名婴幼儿每月托育费在8800~12580元,除去房租、水电、3名老师的工资等支出,勉强实现收支平衡。为更好地运营,他们需要通过周末举办亲子活动、开设早教课程等方式拓展业务。

家庭式托育机构几米稚家联合创始人冯智聪表示,收托上限和照护比的限制,使得家庭托育点很难实现盈利。

冯智聪所在的机构,在全国共有60多个加盟点,经营者大多是宝妈。这些托育点一般设在居民楼3层以下的住宅内,面积约150平方米,接收18~20个孩子,聘请4~5位老师,每月能实现一定盈利。

据了解,这也是市面上机构式家庭托育较为普遍的运营方案。但是,根据征求意见稿里每名照护人员最多看护3名婴幼儿,以及收托人数不超过5人的要求,这些托育点显然有些“超标”。

拿到合规经营“通行证”是难题

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看经营资质是他们判断家庭托育点带娃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事实上,如何拿到合规经营的“通行证”,也是困扰家庭托育点经营者的现实难题。

征求意见稿提到,家庭托育点应符合地方政府关于住宅登记为经营场所的有关规定,并向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申请注册登记。登记名称中应注明“托育”字样,在业务范围(或经营范围)明确“家庭托育服务”。

史新宇此前咨询了北京朝阳区工商部门,得知以住宅性质办理家庭托育的营业执照,目前尚缺乏具体细则。

有一种变通方式是,在征得小区内相关业主一致同意后,将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通过“住改商”进行工商登记。

不过,民法典明确,只要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一人不同意,就不得改变住宅用房的用途。“要让所有业主都同意,太难了。”史新宇说。

除了营业执照,目前家庭托育点在卫生评价、职业资格证明、餐饮服务等方面的备案要求也并不明确,史新宇所在的托育点只好参照大型托育机构的标准进行“高配”建设。

史新宇注意到,2021年底,山东省在13个市区推行省级家庭托育试点,其中,烟台等地适度降低了备案门槛,已经有家庭托育点拿到了托育机构备案回执。“希望相关政策的细则能够尽快出台落地”。

在价格、质量保障方面尚有不足

截至2021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为2.03个,距离“十四五”期末4.5个的目标仍有差距。未来,家庭托育点能否实现普惠性,填补托育服务缺口?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史毅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评判普惠托育服务有3个标准:一是价格可承受,二是方便可及,三是质量有保障。

家门口的家庭托育点天然满足方便可及,但在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方面尚有不足。

冯智聪分析说,机构式家庭托育点通常根据运营成本综合定价,以他所在的机构为例,广州、深圳的托育费月均5000~6000元,北京约8000元。目前,国家对普惠托育机构按每个新增托位给予1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但对家庭托育点并没有相关补助政策,“既要规模小,还要价格亲民,确实有一定困难”。

他建议,给予家庭托育点一定的运营补贴,或通过奖励补助、购买服务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使其有机会成为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体系的组成部分。

采访中,家长普遍对家庭托育点在早教方面的活动和课程十分关心,希望托育点能提供“专而精”的保教服务。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家庭托育点不仅有“托”,还要有“育”,这需要财政资金支持,以及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进行支撑。从长远看,实现不负所“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托育人才培养,完善相关培训认证体系。

在促进家庭托育发展方面,一些地方也在进行积极尝试,例如,山东济南打造“泉心托”家庭托育点托育惠民工程,由市托育服务行业协会完成家庭托育点从业资质培训、家庭托育举办者及从业人员专项培训;2022年10月,浙江省四部门联合发布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工作方案,17个县(市、区)被纳入试点地区,建设家庭托育点是工作内容之一。(记者 王维砚)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日榜
  • |
  • 周榜
  • |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