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地探访河南安阳殷墟考古团队文物发掘过程—— 一件文物的发掘之旅(一线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了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成立于1958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承担着殷墟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多年来,一代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不断作出新贡献。 日前,本报记者多次探访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站,了解殷墟洹北商城文物发掘情况,记录从出土、修复、保存到展出的全过程,展现考古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献精神。 ——编 者 出 土 从配合基建的被动发掘向主动精细化发掘转变,殷墟洹北商城发掘已持续20多年 “这里有大量陶片。”在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殷墟洹北商城发掘现场,蹲在探方里的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正在用手铲小心翼翼地清理陶片周边的土层。 不一会儿,几块堆叠在一起的陶片冒出了头,何毓灵用毛刷轻轻扫去陶片上的泥土,陶片的底色渐渐显露出来。何毓灵拿出相机,从多个角度拍摄陶片,作为陶片出土前的存档。随后,何毓灵与助手将陶片按顺序从泥土中取出,放入保存袋里,带回地面上。 洹北商城位于殷墟保护区东北部,是商代中期都城遗址,其勘探与发掘工作已持续20多年。从历年发掘出土的遗迹与文物可知,这里可能是当时的王室手工业区,主要从事铸铜、制骨与制陶等。 整个手工业区面积达8万平方米,何毓灵工作的范围约为600平方米。其中共有6个10米×10米的单元,便于进行精细化发掘,这些单元被称为探方。 “这些陶片有相同的绳纹,可能来源于同一个器物。”何毓灵轻轻地拿着陶片仔细观察,“看这一块儿,有一个尖细的足根,很可能是一个陶鬲。”陶鬲是商代时期常见的炊煮器皿,大约4000年前就已经定型,是考古学家判断年代的标准器物。 “类别:陶片;数量:20片;出土地点:2020NEK……”何毓灵拿出标签纸,标注上这批陶片的出土信息,并为每一块陶片进行编号。“编号就是它们的‘身份证’,以便于后期修复和保存。”随后,他将把陶片带回工作站,交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修复。 何毓灵已从事殷墟考古工作24年了,他介绍,“目前,安阳工作站的工作重点是洹北商城遗址和殷墟王陵遗址,以及配合基建的考古。2014年洹北商城重启发掘工作以来,发现了料礓石夯土平台、青铜冶炼与浇铸区、废料集中填埋区等功能区,填补了商代中期手工业考古的空白。” “殷墟正处于从配合基建的被动发掘到主动精细化发掘的转变,这需要多学科配合和大量专业技术人员。”何毓灵说,如今,考古专业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每年还有不少考古专业的大学生来实习。目前,安阳工作站正在与山东大学的靳桂云团队合作,从土壤结构入手,对洹北商城遗址进行环境分析。 修 复 修复普通陶器需要两到三天,如果文物具有重要价值,则集中力量开展修复 从探方中出土的20块陶片,摆放在了文物修复师孟军的办公桌上。孟军用清水和毛刷清理陶片上的泥土与杂质,然后依次摆开晾晒。“这些陶片能不能组成一件文物?是不是一件陶鬲?”孟军带着这些疑问开始了修复工作。 文物修复是个精细活儿,安阳工作站研究员牛世山介绍,安阳工作站共有10多名文物修复师,平均每年大约修复200件文物。“不同类型文物的修复难点各有不同。”牛世山说,“修复一件普通陶器需要两到三天时间,难点在于找准拼对的方法。修复一片甲骨或一件青铜器则需更长时间。甲骨薄脆,修复师会把橡皮泥粘贴在甲骨背面做支撑;青铜器还原颜色很难,一代代修复师接续探索,才找到用矿粉、漆片、乙醇等原料调制的比例……” 陶片晾晒后,孟军根据质地、颜色和纹饰将其分类。然后,她拿起一块较大的陶片,观察边缘裂痕走向,尝试与另一块陶片的边缘对接。 “这两块最大的陶片正好能对上!”孟军一边在陶片边缘处涂抹胶水,一边说,“拼接陶片就像拼图一样,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将几个较大的陶片拼接黏合后,孟军找出几块底部较为尖锐的碎片,拼接出三个腿,“可以判断出是一个陶鬲。”经过一天的努力,孟军拼接黏合出了一个三足陶鬲。 粘黏好的陶鬲上还有几个窟窿。第二天一早,孟军在泥土中倒入清水,不停搅拌,把泥土和到均匀黏稠的状态。随后,孟军将泥土补充在粘贴完成后的陶鬲缺口处。古人制作陶器成型后,为使其坚固耐用,以表面缠有绳子的木制或陶制拍子拍打其外壁,所留下的印迹称为绳纹。孟军根据陶鬲上绳纹的宽度,选取直径相近的绳子缠绕到一根小木棍上,沿着陶鬲上绳纹的走向用小木棍在泥土上擀出绳纹。然后,她再将一层石膏均匀地覆盖在泥土之上,放于阴凉处晾晒。 一小时后,第一层石膏晾干,孟军将泥土掏出,在晾干的石膏内面涂抹上一层肥皂,作为分层;随后在上面铺第二层石膏。半小时后,孟军用橡胶锤把第一层石膏敲掉,第二层石膏则完整地填补了陶鬲缺口。最后,孟军用泥土搓出泥条,以泥浆黏附于陶鬲外壁,与陶器上原有的泥条纹路进行衔接,复原出附加堆纹原貌,一件陶鬲便基本修复完成。 牛世山说:“陶器修复需要的时间不算很长,主要是拼对过程比较耗费时间。青铜器修复则复杂得多,要先设计修复方案,再选择合适的金属料配比,之后进行粘接,后期还要经过打磨新茬、做旧等工序,往往要耗时几个月。如果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工作站会集中力量开展修复工作。” 保 存 准确记录文物细节,将曲面纹饰和铭文拓在纸上,为后期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为文物绘图前,刘晓珍总要先花一段时间观察它,“把它的样貌印在心里,下笔时才会更有把握。” 刘晓珍1986年开始从事文物绘图工作,她的桌子上摆满了各式铅笔和测量工具,两把直尺摆成一个坐标系。刘晓珍将陶鬲摆放在坐标系中间,对齐卡尺,开始测量记录陶鬲的各项数据。 “通高27.7厘米、口径26.5厘米……”刘晓珍把每个数据都记录下来,“器物往往不是完全对称的,所以每个数据对准确绘图都非常重要。”随后,她拿起铅笔,开始在稿纸上勾勒线条。 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经过两天的精细描绘,绘图顺利完成,刘晓珍将画图归档。 如果说绘图工作主要保存的是文物的轮廓外观,那么拓片工作的重点则是记录文物表面上的文字和图形。 “拓片就是将文物上的图形、文字等内容拓在纸上。”何海慧已从事了30多年拓片工作,只见她把宣纸轻轻敷在陶鬲上,然后向陶鬲上喷水,宣纸便吸附在绳纹上。“以前我用的是白芨兑水,吸附效果好,但白芨中可能含有伤害文物的成分。后来我们试了很多材料,最后选择了蒸馏水,效果好又不伤害文物。” 先用毛笔轻摩,再用蓬松棉按压,宣纸上的纹路逐渐凸显……她拿出一根细针。“纹路的沟壑会造成微小的空隙,用细针可以把空气压出。”何海慧把一块布料攥成团,沾一点墨水,随着墨水不断渗入,宣纸上出现绳纹的模样。随后,她在宣纸上附一层塑料薄膜,用棕墩反复压实。半小时后,何海慧揭开薄膜,取下宣纸,波浪般的黑色粗绳纹路清晰可见。 “粗绳纹在陶器中很常见,具有增加受热面积的功能。我们将绳纹拓下来,可以用来推断这件陶器的年代和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何海慧介绍。 拓片工作完成后,何海慧将陶鬲交到了研究员岳占伟手中。他要为陶鬲找一个“家”。 岳占伟取出文物登记卡,将陶鬲的出土地点、修补时间、入库时间等信息一一登记,并把卡片放入陶鬲内。岳占伟说,如今有了先进的数字化手段,基础信息会同步到内网系统,影像资料也越来越受重视,但绘图、拓片等传统手段仍有其特殊的价值。“绘图可以在图纸上准确记录器壁厚度、泥条贴法等细节,拓片可以将曲面的纹饰和铭文呈现在一张平面上……这些都是对数字化资料的重要补充,也为后期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岳占伟说。 记者跟着岳占伟来到库房,库房有两道门,两个管理员各拿一把钥匙,两人必须同时在场才能打开进入。“管理员每年核查一次文物。文物要依据材质分类存放,并按照探方序号摆放。”岳占伟边走边介绍。 一排排储存陶鬲的文物架整齐排列,每排文物架由几层高低不同的抽屉组成。“这里专门存放陶鬲。仓库的另一部分存放青铜器和甲骨文,它们数量少,更珍贵,所以有专门的保险柜。”岳占伟说,甲骨文以片为单位放于垫好棉花的锦盒中,青铜器则放在大小匹配的文物收藏盒里。 展 出 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展陈形式,让文物活起来,展现文物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文物出土、修复和保存之后,更重要的是能及时与观众见面,起到承载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岳占伟说。 跟随岳占伟的脚步,记者来到工作站附近的殷墟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系统展示商代文物的专业博物馆,馆内展出了陶器、青铜器、玉器和甲骨文等文物500多件。 “看,这件陶器就是我们刚刚更新的文物。”走进博物馆展厅,一件优雅的白陶豆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这件白陶豆是2022年从大司空遗址发掘出来的,经过修复后进入博物馆展出。“每年工作站都会从当年出土的文物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进行展出。”岳占伟介绍,“让文物流动起来,观众在参观时才更有新鲜感。” 对于价值较高的文物,博物馆会安排重点展陈。比如,青铜器厅内,憨态可掬的亚长牛尊展陈于此。亚长牛尊呈现的是一头体态健壮的水牛,它是殷墟中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尊。青铜器对环境温湿度比较敏感,存放湿度最好控制在40%以下。因此,展柜的玻璃选择了杂层材质,并在展柜中放置调湿盒。展柜上部安装了白色灯管,柔和的灯光自上而下照在文物上,精美的青铜纹饰显得更光鲜亮丽。 博物馆中还陈列着不少车马坑,这些车马坑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我们把考古发掘现场出土的车马坑整体搬进了博物馆,这可是个大工程。”岳占伟说,工作人员先在车马坑四周固定木板,随后在底部一边挖开土壤一边放入木板,最后用钉子钉成一个木箱。然后,用吊车将木箱吊起运进博物馆,并在车马坑上罩起玻璃,起到保护作用。 漫步馆中,一个展陈着的陶塑人头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陶塑人头玻璃柜前方搭建了一块屏幕,以3D动画形式还原了陶塑人头的立体影像。立体影像不时转动,嘴巴随着背景音解说一张一合,播放着它的读白,讲述着这件文物的前世今生。博物馆中还设置了甲骨制作影像区,让观众更好地了解甲骨文制作过程。“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丰富了展陈形式,让文物活起来,展现文物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同时还能极大地调动参观者的观展积极性。”岳占伟分析说。 今年,位于安阳市洹河北岸的殷墟遗址博物馆将建成开馆,主要包括殷墟考古发掘史展厅、出土遗迹厅、殷商社会生活史展厅、甲骨文厅等展陈设置,殷墟遗址的文化将被更加立体化、多元化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与此同时,洹北商城的考古发掘工作还在继续进行,待全部工作结束后,考古工作者将会进行全面的整理工作。到时候,那件何毓灵发掘出土的陶鬲会再次被取出来,进行分析研究,或许它也会走入参观者的视野……(记者 王者) |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