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题:让生命最后一程更有尊严 北京加快构建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新华社记者侠克 62岁的张华(化名)2020年被确诊贲门癌,经过手术、放化疗等一系列治疗手段,老人病情基本稳定,但只要一打放化疗的药物,就会反复呕吐。去年年底,老人在家不慎摔倒,出现了大脑神志不清等症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照护任务一下子落在两个女儿肩上。 两个女儿昼夜轮班照料老人生活起居,工作、生活压力极大。得知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安宁疗护服务,女儿便决定让老人来调养。安宁疗护中心主任王明辉为老人详细检查,制定照护方案,每天都有护工和志愿者照料老人起居。 “以前不管是哪种治疗手段,只要有一丝希望都要尝试。”女儿张女士说,现在一切治疗的基本前提都是让父亲身体和心理更舒服,我们也更加注重老人的生活质量。 记者了解到,作为北京市首家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的安宁疗护中心,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目前配置床位50张,配备医生6名、护士20名、社工4名、志愿者30余名。从居家到门诊、从病房到远程,中心逐步形成了以社区家庭医生为特色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安宁疗护不是放弃治疗,而是和治疗同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让每一个生命都活得更有尊严。”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宏说。 安宁疗护是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北京市加快构建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22年底,全市有95家医疗机构注册了安宁疗护科,28家医疗机构设置了安宁疗护床位,共开放安宁疗护服务床位650张。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小娥表示,为适应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北京整合全市医疗资源,有计划、分步骤地扩增安宁疗护机构数量和床位数量,引导综合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专科医院设置安宁疗护科,支持在肿瘤科、疼痛科、老年医学科等相关科室设立安宁疗护床位,支持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为安宁疗护中心。 北京市第六医院探索了“居家-医院”一体化的安宁疗护模式。该院院长卢艳丽介绍,患者即使离院回家,安宁疗护服务也不会中断,可24小时进行居家安宁疗护指导,当患者再有住院需求的时候,可第一时间再次接收患者入院。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的安宁疗护团队由国家名老中医指导,联合内科、疼痛科、老年医学科、志愿者及医务社工团队等,共同为患者开展安宁疗护工作。该院院长耿嘉玮介绍,目前医院安宁疗护中心共开设床位51张,病房24间。自成立以来已收治患者106人次。 为加快构建安宁疗护体系建设,北京市2022年出台了《北京市加快推进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每区至少设立1所安宁疗护中心,全市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床位不少于1800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普遍提供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老年人安宁疗护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目标。 王小娥表示,未来将持续发挥首都医疗资源优势,逐步完善安宁疗护配套政策,加快培养人才队伍,持续扩大服务供给,建设具有首都特色的安宁疗护体系,让更多生命终末期患者更有尊严。 |
2023-04-04
2023-04-04
2023-04-04
2023-04-04
2023-04-04
2023-04-04
2023-04-04
2023-04-04
2023-04-04
2023-04-04
2023-04-04
2023-04-04
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