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辽西小山村传承214年的“睦邻节”见闻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刘学奎、孙仁斌、丁非白  2022-08-19 08:44:52

每年这一天,村民共喝一锅粥同唱一首歌

一个辽西小山村传承214年的“睦邻节”见闻

盛夏的辽西,凌晨4时的天还没大亮,58岁的王桂荣扛着半袋大米走出家门,走向村头的胡热土山,她要赶着去参加村里传统节日——睦邻节。

王桂荣家住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查干哈达村,这是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蒙古族聚居村落。睦邻节是村里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活动,从1808年开始,到今年已连续举办了214届。

7月26日,农历六月二十八,村民们身着民族服饰,齐聚村边的胡热土山广场,载歌载舞,一同喝粥;曾经闹过矛盾的两家人要同席而坐,冰释前嫌;勤劳致富、孝老敬亲、邻里和谐的家庭和个人会受到表彰,成为全村人学习的榜样……

200多年来,查干哈达村家庭和睦,邻里和谐。近日,记者走进查干哈达村睦邻节,感受这里睦邻友善、尊老爱幼、亲近自然、赓续传统的敦厚民风,探寻这座辽西小山村邻里和睦的民俗密码。

同“粥”共舞 睦邻节传承214年

大家同吃一锅粥,大米都是各家拿的,有一种团结互助的精神。“邻里和睦,团结互助”,就是查干哈达村人繁衍生息的根基

胡热土山的山顶,是一片开阔地,这里已被辟为村里的文化广场,一座被称为“母亲塔”的莲花白塔静静矗立于西北角。

白塔对面,村民们已在凉棚下支起6口锅灶,不少村民自发来到这里,淘米、洗菜、切肉、生火,忙得满头大汗。不时有村民驾着电动三轮车驶上山来,有的车里放一袋大米,有的拉来两大块猪肉,还有的带来葡萄干、大枣、核桃仁等。

“这些都是熬粥用的,每年睦邻节熬粥的材料,都是大家自发捐赠的。”王桂荣一边淘米一边告诉记者。

查干哈达村的老支书吴秀英身着一件绿色的蒙古族长袍,在现场指挥村民们熬粥。她介绍说:“今天差不多要煮600斤米,前两年有疫情,只有本村的村民来参加。今年镇里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主办睦邻节,来的人肯定很多,所以要多准备一些。”

天光大亮,十里八村的村民们陆陆续续赶来,通往山上的水泥路一时堵了车,村干部和村民们忙着疏导交通。广场入口,有专人在进行体温检测、查看“健康码”。

1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上,搭起了红毯铺就的舞台,绿色的背景板上写着“查干哈达第214届睦邻节”“惠音巴雅尔”(蒙古语意为睦邻节)等字样。今年的主题为“赓续传承睦邻友好 踔厉践行乡村振兴”,为古老的节日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小康不忘党的恩情,村民们以这样的形式表达感恩和敬意。

上午9时,广场上开始热闹起来。安代舞表演、马头琴演奏、东蒙短调民歌演唱、好来宝表演等各类富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节目轮番上演。

在61岁儿媳张艳的搀扶下,八道岭村90岁的高桂荣老人来到广场。婆媳二人坐在凉棚下,安静地看着表演,一曲结束,高桂荣老人对记者说:“前两年因为疫情没有来,平常每年都会来的。我们虽然不是这个村子的,但大家坐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

睦邻节上,今年的“好儿媳”“好婆婆”“好邻居”身披红色绶带,在村民们关注的目光中,走上领奖台。

“虽然领到一个证书和一个小礼品,但这都不重要,我们最看重的是这份荣誉。”49岁的敖红玲因为悉心照料常年卧病在床的婆婆被评为“好儿媳”,从领奖台上下来,她的心情仍然有些激动。

演出和颁奖结束,身着民族服饰的村民们手捧哈达,绕白塔一周,祭祀祖先。白塔中供奉着查干哈达全村23个姓氏的祖先牌位,查干哈达村的先人们之所以这样做,为的是告诫后世子孙,查干哈达人虽不同姓同宗,却和如一家。

祭祀结束,村民们围坐在凉棚下的圆桌边。吴秀英指挥着妇女们给大家上菜。锅盖掀开,香气四溢。每人一碗粥,六份小菜。人们一起喝着粥、聊着天,笑声阵阵。

据《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县志》记载,阜新原本是蒙古勒津部牧地。1637年,第一任土默特右翼旗旗主善巴率众到阜新地区定居,同原有各部落一起,开垦土地。

由于结束了部落纷争和战乱,人们生活逐渐安定,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开始密切,经济发展,人口繁衍,文化也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渐相融会的民间文化。

查干哈达建村于1705年,是蒙古贞地区为数不多的建村历史清晰的传统村庄,也是蒙古贞地区唯一一个由放牧与耕种相结合的传统村庄。

村子的建立与当地一座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佛教寺院——瑞应寺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年,为了修建瑞应寺,有14户人家来到这里定居。因村庄北边的山上有一块巨大的白色石头,故取名“查干哈达”(蒙古语意为“白色的岩石”),也寓意村庄坚如磐石、天长地久。

村史在一代代村民中口口相传: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村里的许多孩子都染上了麻疹、天花等传染病。为了战胜病魔,全村人团结一致、互帮互助,最终控制住了传染病。村民为了纪念这一共克时艰的善举,特设立睦邻节,以示后人须传承“邻里相亲、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

每年睦邻节,全村人都会同吃一锅粥,同唱一首歌,表达对彼此的祝福和祈愿安康、美满的心情。

村民们喝的粥叫作惠音莲花粥,“惠音”有“和谐”之意,惠音莲花粥是用大米、肉糜、红枣等多种食材熬制的一种蒙古族特色食品。在当地的民族传统中,只要喝了粥就是一家人,所有的矛盾就此化解。

吴秀英从1998年开始就主持睦邻节,她告诉记者,查干哈达村有着“落一屯不落一人”的规矩。睦邻节上,所有人都能分得一碗粥,睦邻节的粥不仅在场的人能吃到,对于村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村民也会挨家挨户把粥送到他们手上。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长期关注睦邻节的民俗专家齐海山说,大家同吃一锅粥,大米都是各家拿的,有一种团结互助的精神。“邻里和睦,团结互助”,就是查干哈达村人繁衍生息的根基。

敦亲睦邻 淳朴民风代代相传

村民们不攀比谁家房子好,谁家挣钱多,而是“攀比”谁家更和睦,谁家子女更孝敬,谁家孩子教育得更好

“祖先在这里牧马放羊,查干哈达我们世代居住的村庄。

祖先给后人留下谚语:水草丰美的地儿鸟儿多,心地善良的人儿朋友广。

一个人圈挡不住四散奔跑的马群,互相帮助才能踏平坎坷不畏风雨抵挡……”

一阵悠扬的合唱声从村委会大院里传出,村民农闲时聚在一起,唱着查干哈达村的村歌。

睦邻节结束后,记者走进这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村庄,但见合抱的大树、蓝白相间的蒙古族民居、石头堆砌的敖包……一切都在诉说着村庄的往事。

阜新市文旅广电局驻查干哈达村干部包德华说,蒙古族有这样的谚语:“有一个知心的那科尔(汉语为朋友),就百事都顺承”“我们不求有什么样的好运,但只求有两个好邻居”。

在他眼中,睦邻节的形成、淳朴民风的养成,和历史上村民的生产生活有着直接关系。

查干哈达村北靠查干哈达山岭,西依胡热土山,从西与北两面形成了屏障,村西沟有一处四季流水的泉眼……先人选择这里牧马就是看中这些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放马时如果遇上暴风雪等极端恶劣的天气,马群便不好控制,蒙古族谚语“一个人圈挡不住四散奔跑的马群”,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家相互帮助。所以处理好邻里关系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更是生产的需要。

“当年这里的村民就是靠着团结互助,才能减少损失,更好地生活,这种优良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虽然现在土地都承包到户了,可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村民们还是会搭把手,在睦邻守望中,淳朴厚道的民风便形成了。”吴秀英说。

查干哈达村没有留下族谱和家谱,却有世世代代口传心授的村训和家训。“寻找食物不如寻找团结”“寻找财物不如寻找友谊”……家家都贴着这样的对联,也成为查干哈达村人印在心中的守则。

白宝山是查干哈达村的老支书。他说,像这样的家训对联,查干哈达村家家都有,内容不尽相同,有讲孝顺老人的,有讲兄弟团结的,更多的是讲邻里和睦。“斗殴不兴,邻里襄助”,是查干哈达村人几百年来秉承的美德,也成为他们处理邻里关系的准则和自然而然的习惯。

查干哈达村现任村支书白长江说,从2016年开始,每年睦邻节村里都会评选“好婆婆”“好儿媳”“好邻居”等,并隆重表彰。获表彰的村民一一登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做法,与村里人共享荣誉,也吸引村民发自内心地向他们学习。近些年,表彰的奖项又增加了“好老干部”“好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奖项并不固定,已经有40多人获得表彰,获奖村民都是全村人认可的各方面的代表。

“今年评选上的‘好儿媳’李丽,她的婆婆患病半年多,一日三餐、洗洗涮涮都需要李丽照顾。他们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外人看来都以为婆婆和她是母女。”吴秀英对记者说。

王秀芹悉心照顾大伯哥一家的事受到村民的交口称赞,都夸她是难得的好心人。王秀芹的大嫂是又聋又哑的智障人士,生活根本不能自理,给吃就吃给喝就喝,20多年前,王秀芹嫁到本村后,就开始了20多年的操劳,不光要过好自家的日子,还要操心大伯哥家。从帮助智障的嫂子照顾孩子,到两家日常生活琐事,再到农田种植、农业品销售,王秀芹都料理得很好,两家的日子一同过得红红火火。村两委在睦邻节等活动中将王秀芹列为表彰对象,鼓励村民向她学习。

在村两委的引导下,查干哈达村形成了一股不一样的“攀比风”。“每年评奖时,没有评上的人都会说‘为啥不评我,下回我也要评上’。”吴秀英笑着说。

在村委会西侧的查干哈达村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站,村民们三三两两在打牌、下棋、聊天。年轻人外出打工、求学,老人们就聚在一起,互帮互助。

“大家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农闲的时候我们就到这里来打牌,中午还有人给我们做饭。每个人带一点自家种的蔬菜和大米,一起吃饭,更热闹。”68岁的村民邢海林说。

64岁的代文胜热络地和记者交谈起来,他有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儿子在郑州工作,女儿在成都定居。“每年睦邻节只要他们有时间,就会回来。今年儿子工作忙,回不来,女儿回来了。”

代文胜邀请记者到他家中做客。记者见到了代文胜的女儿,在成都读大学并在那里成家的代秋梅。她特意带着婆婆和2岁的儿子从成都赶回来,一起感受村里“和谐、团结、友爱”的氛围。

“记得小时候邻里之间一起去耕地,大家都会互相帮助,先耕完地的村民总会去帮助其他邻居。那时候村里谁家盖房子,村民都会来义务帮忙,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把活干完,特别和谐。”代秋梅说,“这种与邻为善、互帮互助的习俗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一直提醒着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和同事、朋友友好相处,多设身处地替别人想一想。”

代秋梅介绍,除了睦邻友善,村里一直有着重视教育的传统。“从小爸妈就教育我们,不和别人比吃穿,但一定要好好学习。”望着父亲的满头白发,代秋梅眼眶有些湿润,“爸爸为供我们读书,种了20多亩地,早些年还去矿上打零工。爸爸说,不管多困难,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兄妹读书。”

这便是查干哈达村另一股“攀比风”,村民们不攀比谁家房子好,谁家挣钱多,而是“攀比”谁家更和睦,谁家子女更孝敬,谁家孩子教育得更好。

查干哈达村356户人家,已经培养出300多名大学生,几乎家家都有,是远近闻名的“状元村”。

佛寺镇党委书记齐英伟说,查干哈达村的睦邻节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边的村落和城镇的人们。“往年都是村里自发举办睦邻节,今年开始由镇里主办,目的就是向全镇推广查干哈达村这种做法,让更多人加入进来。”

德风流布 老民俗里的基层治理新智慧

村民有共同的信念以及对信念的共同坚守,村里有矛盾协调机制以及对协调机制的不断完善,这些都是查干哈达村邻里和睦200多年的关键

村史馆里,“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示范型老年友好型社区”等牌匾记录着小山村的荣光。

“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经过岁月的洗礼,查干哈达村积淀的淳朴民风、和善家风、文明村风源远流长,德泽后世。邻里关系在这里被重新定义,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智慧。

“村民有共同的信念以及对信念的共同坚守,村里有矛盾协调机制以及对协调机制的不断完善,这些都是查干哈达村邻里和睦200多年的关键。”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贞文化博物馆馆长海春生说。

村里有许多事情需要村民之间互助互帮,尤其是近些年许多壮劳力都外出打工,留在村子里的多为老人和儿童。村党支部发挥老年人的作用,成立了老年协会,协助村干部协调邻里纠纷、解决各类生活问题,并为村里的文化建设、便民服务做贡献。

老支书白宝山被选为查干哈达村老年协会的会长。“查干哈达村从建村时,就遵循着长者为尊的传统。”白宝山说,老年协会由60岁以上的老人组成,并选出11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为主要负责人,现在老年协会有成员246人,处理的都是家长里短的事情。

“老年协会的人不拿一分钱工资,却在村务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齐英伟说,老年协会在村民中享有崇高威望,说话很有分量,很多矛盾都在激化之前迎刃而解。平时邻里之间闹矛盾,家庭内部闹矛盾,如果村干部去调解,可能显得比较正式,像闹到了法庭一样,而老年协会的人去调解,大家心里都愿意接受。

为加强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村委会为老年协会在村部设置了一间办公室,老人们经常在这里讨论村子里的大事小情。老年协会也建立了规章制度,对每年开展的活动都有规划安排,各项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像评选“好婆婆”“好儿媳”“好邻居”等,都是由老年协会先提出候选人,再由村两委讨论决定。

由于睦邻文化的浸润,查干哈达村社会治安稳定,村民和谐相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在这里生动体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公安局政委张勇利查阅了查干哈达村历年的出警记录,他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村中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这主要是因为查干哈达村即使有矛盾也是就地解决,村民们主动去帮忙或调解,做到了矛盾不出村。

随着睦邻文化的传承发扬,来村里参加睦邻节的外地游客日益增多,近年来,村两委把举办睦邻节与旅游开发融合在一起,提出“睦邻、富庶、文明、幸福”的发展理念。游客慕名而来,就是想体验这里的厚道民风和秀美的自然风光。

齐英伟说,查干哈达村的和谐文化,使这里的村民之间养成不斤斤计较、互相成全的厚道性格,也成为佛寺镇社会稳定、平安建设的标杆。今年,县里和镇里也给予指导和帮助,在推进家庭成员、邻里之间和睦共处基础上,通过采取“乡村旅游+睦邻文化”模式,促进该村第三个层次的和谐共处,即以厚道淳朴的民风为精神内核,通过发展市场经济与外界和谐共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委书记刘彦鸿表示:“我们计划把睦邻节做成全县的文化品牌,向全县推广查干哈达村的睦邻友好经验做法,也从中提炼社会治理的新经验,不断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构建‘邻里关爱、团结互助、共创和谐’的新型邻里关系,推动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

离开村庄时,已是下午,热情的村民们邀请记者一起合影留念。村里的老人们说,每年睦邻节,大家都会拍一张“全家福”,要留下邻里们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在外工作的年轻人说,他们也会珍藏每年的这张大合影,邻里友好、团结互助的精神,既是他们在外工作和奋斗的动力源泉,也是他们对故乡最深的眷恋。(记者 刘学奎、孙仁斌、丁非白)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日榜
  • |
  • 周榜
  • |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