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庆3月24日电 (梁钦卿)“春色满园关不住”“小桥流水人家”“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在重庆市打造的“亲邻自然”生态花园共建计划中,这些古诗词中的景致正在社区变为现实,中国传统文化里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理念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复归。 近日,在重庆市某社区内,几十位居民共同将老旧小区改造成社区生态花园,实现“推开窗户、走出家门就是花园”。“亲邻自然”生态花园共建计划通过广泛发动民众参与,将楼栋间的堡坎坡地、梯坎楼角等建设为微生态花园,改变曾经“环境脏乱差,邻居互不理”的局面,让“高颜值”社区生态花园成为生活中可亲近的自然。 不只是重庆,社区花园建设亦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南宁等城市流行起来。如上海同济大学景观专业教师成立的社会组织——四叶草堂,专注生态景观、社区花园设计实践,自2016年起在上海建造120余个社区花园;深圳市社区共建花园已达数百个,为当地民众共享“花样生活”提供载体…… 北京盖娅景观设计事务所创始人、首席设计师高健24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介绍,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城乡在规划设计时便兼顾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关系。当前,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区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显露,人们的社会关系逐渐陌生化。“社区生态花园蕴含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理念,织补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也破解着社区治理的难题。”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未来社区发展之路。重庆复归艺术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倪澜告诉中新社记者,西方探索出一条朴门永续设计的道路,通过对自然资源进行可持续有效利用,满足人类食物、能源、住所等需求;中国基于天人合一、自然永续的传统思想建造社区生态花园。东西方思想不谋而合,是文化的共通与交融。 “在社区管理上,中西方理念都是与自然和谐共生,但实践方法并不一样。”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执行主任郑昊介绍,西方的社区管理模式十分精细化,有专门机构直接管理具体事务,社区居民基本不会主动参与管理。中国打造的社区生态花园更注重居民的参与感,提倡共建、共治、共享。 他认为,当前海外华人生活的社区关系仍是一种差序格局,人与人之间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人际网络。“中国打造的社区生态花园若能被海外华人社群借鉴,有助于打破差序格局,让华人更加团结起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 十方艺术中心负责人、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教授曾途也认为,社区生态花园是对中国传统理念的复归,这方小小的绿色天地能成为人心的纽带,拉近人与人、人与城乡、人与自然的共情共生。“世界本应是个大花园,而每个人都是共建花园的园艺师。”(完) |
2022-03-24
2022-03-24
2022-03-24
2022-03-24
2022-03-24
2022-03-24
2022-03-24
2022-03-24
2022-03-24
2022-03-24
2022-03-24
2022-03-24
2022-03-24
2022-03-24
202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