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题:爱人者,人恒爱之——冬残奥志愿者展现中国形象 新华社记者刘扬涛、赵建通、姬烨 北京冬残奥会赛事如火如荼,赛场内外,志愿者们无处不在。一张张口罩下的笑脸、一声声真诚的“你好”、一次次关心的“举手之劳”,无不展现中国人热情、友爱、团结的形象,他们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为冰雪赛场增添了许多温暖与美好。 口罩难掩微笑 每个参加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人,都会对志愿者们亲切的问候与微笑记忆犹新。虽然口罩遮住了脸庞,但掩盖不住他们热情的态度,阻挡不了他们真挚的眼神。 北京工业大学学生杨红权是北京冬残奥村的一名交通引导员,主要工作是协助残疾人上下车、提醒运动员系好安全带。“由于固定轮椅的四条安全带位于地板,不易触及,偶尔会有不愿意系好所有安全带的朋友,我便跟随车辆一同出发,为的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若遇到突发情况,方便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和保护。”杨红权说,“当我们用耐心的沟通、真诚的关心让残疾人朋友感受到我们的友善时,他们也会更加理解我们的工作,为我们点赞。”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卢月双参与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韩语翻译志愿服务,她说:“尊重和友善,往往体现在细节,一句敬语、一个微笑,都会让服务对象感受到我们的用心。” 正如卢月双所说,真诚的笑容或许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因为它可以穿越种族、文化、语言的障碍,感染每一个人。“志愿者们笑容灿烂,路上的每个人都会向我打招呼、欢迎我来到中国。”日本残奥高山滑雪选手小池岳太说,“这构成了我对这里最初也是最美好的印象。” 累并快乐着 在北京冬残奥会志愿者中,有很多人是同时服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在闭环内连续工作了近两个月,他们经历了疲惫、严寒、思乡等重重困难,也享受着这段充实、快乐、荣耀的时光。 在位于延庆赛区小海陀山脚下的阪泉服务区里,志愿者赵雅莉正忙碌在班车站点前,每当有乘客来到这里,她总会第一时间上前询问,将他们带到相应的站牌前。站点旁有个供志愿者休息的小房子,但由于不断有人过来乘车,赵雅莉和同伴们几乎无暇休息,他们每天要这样工作至少四五个小时。山区夜间寒冷,不时会刮起大风,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他晚上工作要靠统一配发的暖宝宝御寒。“有一次,我肚子上贴了六个暖宝宝,就像六块隆起的腹肌。”他说。 侯婧是北京冬残奥村验证点的一名志愿者,从冬奥会开始,她就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作为一名北京女孩,侯婧和家人近在咫尺,但即使是万家团圆的春节,她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她说,“爸爸妈妈都很支持我,他们是我最强大的后盾。” 支撑侯婧坚持下来的还有参与奥运的满满获得感。“印象最深的是冬奥会期间一位挪威代表团工作人员对我说,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就是挪威代表团成员,时隔14年,她再次来到北京,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国的魅力和志愿者的热情。”侯婧说,“当听到一位外国代表团成员如此高度评价中国和中国的志愿者时,我的心中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一起向未来 北京冬残奥会就像一座桥梁,系起残疾人沟通交流的纽带,也为世界友人携手共进创造了平台。身在其中的志愿者们,也是这场盛会的一部分,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与成长。 22岁的王梓博是一名残疾人志愿者,先天伴有听力障碍的他在助听器的帮助下,成了国家体育馆的赛事服务助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比赛期间,王梓博亲眼见到同事将残疾人观众一次次引导至无障碍观赛区,产生的共情让他内心颇感温暖。“近年来,国家对无障碍环境的构建,使残疾人能便利出行,更好地生活,社会的包容性与日俱增,大大提升了残疾人的幸福感。”王梓博说,“越来越多残疾人正走出家门,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展现出积极、乐观、自强的精神。” “冬奥会闭幕式散场后,我去做引导员,在寒夜中举着指示牌,几乎每位记者经过时都对我说‘非常感谢’,几位外国记者跑过来与我合影留念,还有一位记者塞给我一枚他们国家的冬奥会徽章。”卢月双告诉记者,类似这样的暖心时刻还有很多,“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让我看到了世界最美好的样子。它就像一个大家庭,把每个身在其中的人凝聚在一起,那种幸福感实在是太特别了。”她说。 “现场观众和工作人员给每一位选手加油,不管是第一名或最后一名。当你筋疲力尽、意志动摇时,他们的加油能给你动力。”美国残奥越野滑雪选手马斯特斯在6日的比赛中收获了一枚银牌,赛后她激动地说:“感谢你们在这里。”(参与记者:马邦杰、姚友明、朱青) |
2022-03-10
2022-03-10
2022-03-10
2022-03-10
2022-03-10
2022-03-10
2022-03-10
2022-03-10
2022-03-10
2022-03-10
2022-03-10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