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题:涉外企业如何融入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全国政协委员鄂晓梅答疑解惑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针对中国企业涉外法律意识相对淡薄的现状?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教授鄂晓梅在北京表示,需国家相关部门有系统有计划地提升其法律意识,构建完善涉外企业对接国际经贸规则与标准的服务保障机制。 作为一名法学专家,鄂晓梅在调研中发现,相当多涉外企业在运营合规管理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尤其在知识产权、税法、环保法等方面缺乏规则意识,屡屡出现侵权、税务稽查、掉入所谓的“环保陷阱”等问题,同时也在知识产权等领域出现被侵权等问题。 在今次全国两会上,鄂晓梅提交了的《关于构建完善涉外企业对接国际经贸规则与标准服务保障机制的提案》提案中,她提出了解决上述难题的六点意见。 其一:加强对涉外企业的合规指导工作。建议中国商务部在其“‘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如“涉外企业合规管理工作指引”之类的指导文件,提示企业加强内部合规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其二:增强涉外法律法规查明工作,建立相关查明平台。根据调研,找到权威的国外法律资料是涉外企业和律师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之一,其通常采用的网络搜索方法存在低效率低效果问题,此外还面临多国家多语种法律查明的技术障碍。 她认为,长期来看,国家可建立统一的外国法查明平台,短期来看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工具,如可充实中国商务部发布并逐年更新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中的法律法规部分内容,尤其更新和充实具体案例和实例,帮助和警示企业提高对涉外法律风险的认知水平,密切了解和跟踪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主动防范和化解国际贸易投资法律风险。” 其三:向企业推广宣传我国签署的重要的双边协定、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多边协定等。 调研显示,当前中国企业对自由贸易协定的整体利用率较低,再如在战争、国有化等政治风险保险方面,国际上有中国作为缔约国参与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国内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但实例表明涉外企业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工具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应加强推广宣传工作,鼓励涉外企业用足用好相应的国际协定及国内政策工具。 其四:充分宣传和普及已有的各种预警机制和平台,推动信息共享。 鄂晓梅说,中国商务部现有“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等,对外开放先进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也有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平台等,应提高企业对这些机制和平台的认知和利用水平,使其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不断根据涉外企业的需求,优化和更新现有平台内容。 其五:协调法院、司法、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对典型涉外案例加强研究,系统总结涉及重点领域、重点国家的典型案例,建立为涉外企业所用的案例库并逐年更新,加大对典型案例、裁判规则的传播力度,发挥典型案例在提高企业法律意识、警示企业法律风险方面的作用。 其六:加大服务与培训力度,引导企业注重专业法律团队及人员的作用。在重点领域如知识产权、反倾销反补贴、反垄断等领域加强对企业、企业所在地律所的培训和实操经验,并在培训费用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鼓励和支持涉外企业在内部配备专业法务人员并提升法务部门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鼓励和支持企业外聘经验丰富的涉外律师团队处理相关业务。(完) |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