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速递)张业遂谈中立关系:中国从不歧视任何国家、任何企业,不存在所谓“经济胁迫”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李京泽)当前中立关系如何,是否存在中国对立陶宛的“经济胁迫”问题,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发言人张业遂4日在北京就此作出回应。他明确指出,在国际贸易中,中国一向主张尊重世贸组织规则,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从来不歧视任何国家、任何企业,不存在所谓“经济胁迫”问题。 当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张业遂表示,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中国同所有国家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1991年,在中国同立陶宛签署的建交公报中,立陶宛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确承诺不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和进行官方往来。去年11月,立陶宛政府宣布允许台湾当局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这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违背立方在两国建交时所作的政治承诺。中国政府对此作出坚决回应,是完全正当、必然的。 张业遂指出,目前两国关系中出现的问题责任完全在立方。在国际贸易中,中国一向主张尊重世贸组织规则,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从来不歧视任何国家、任何企业,不存在所谓“经济胁迫”问题。 不久前,欧盟将中国对立陶宛采取的有关经贸限制措施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张业遂指出,关于欧盟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我们认为这不具建设性。希望欧盟采取客观公正的立场,不要将中立之间的问题扩大化或上升到中欧关系层面。 去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外国制裁法,当天发布会上,张业遂强调,通过立法反制外国制裁、干涉和“长臂管辖”,是很多国家的通常做法。 他表示,中国的反外国制裁法是一部指向性、针对性很强的专门法律,突出的是一个“反”字。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对那些动辄挥舞制裁大棒的霸凌行径,中国通过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手段,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护中国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 张业遂指出,中国一贯主张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一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的反外国制裁法是应对遏制打压的防御措施,与一些国家的“单边制裁”有本质区别。(完) |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