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80万年前,以广西百色盆地史前手斧人群为代表的中国南方手斧人群,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周围环境对他们产生哪些影响?这也是古人类学界长期以来聚焦的热点议题。 中国科学家团队最新合作研究表明,百色盆地古人类采取短距离流动方式和小范围的觅食与栖息策略,他们的手斧原料均为就近取材,手斧制作普遍简单,工具携带率较低,活动范围较为有限。 这项古人类研究重要进展的成果论文,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浩与复旦大学张萌、贵州大学雷蕾、广西民族大学李大伟等合作完成,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考古科学杂志:报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在线发表。 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李浩副研究员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介绍说,手斧石器工业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手斧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聚焦该技术人群的生存方式与适应行为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主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手斧遗址发现于热带或亚热带草原地区以及中纬度温带地区,而百色盆地手斧遗址处于中国南亚热带湿热季雨林环境下,这对于丰富学界对手斧人群环境适应行为与生存策略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合作团队在最新研究中,尝试利用宏观生态学方法,对末次盛冰期(距今约2.5万-1.8万年)和当代气候条件下的数据通过专业计算,产生多个定量生态指标,进而复原和类比手斧人群生活时期百色盆地的环境与资源状况。他们采用定量生态模拟指标与石器技术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探讨了广西百色盆地史前手斧人群的流动方式与栖息策略。 本次研究发现,即使在冰期阶段(以末次盛冰期为模拟和类比对象),百色盆地仍表现出全年性的植被生长季节(11-12个月)、较高的有效温度(12.75-15.25摄氏度)和月降水量变异系数,以及相对更高的净地表生产力值等特征。这些指标整体反映出即使在更新世冰期阶段,百色盆地也具备长期、稳定的资源供应条件,从而为古人类采取短距离流动方式和小范围的觅食和栖息策略提供了资源保障。另外,从石器技术来看,百色盆地手斧原料均为就近取材,手斧制作普遍缺少通体削薄和再修理过程,指示了较低的工具携带率,间接反映出古人类的活动范围较为有限。 李浩表示,这项最新研究既为理解百色盆地手斧人群的生存适应行为提供新方法和新视角,也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不同区域手斧人群行为研究提供重要思路和参考。在此基础上,合作团队后续将进一步收集和补充相关气候数据,重建高精度区域性古生态环境背景,以期更深入揭示远古人类的生存与环境适应行为。(完) |
2022-02-17
2022-02-17
2022-02-17
2022-02-17
2022-02-17
2022-02-17
2022-02-17
2022-02-17
2022-02-17
2022-02-17
2022-02-17
2022-02-17
2022-02-17
2022-02-17
202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