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生产力”到“第一动力”——厚积薄发的中国科技

来源:新华网 | 作者: | 时间:2018-05-25

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G123次列车从北京南站首发(2017年6月26日摄)。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40年,我国全面深化科技改革蹄疾步稳,科技体制改革谱写出“多重奏”“交响乐”,改革释放出的新动能和新活力不断迸发涌流。近年来,“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厚积薄发的中国科技交出了让世界瞩目的答卷。新华社记者邢广利 摄

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2017年5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方喆 摄

2016年12月10日,在西藏阿里观测站,“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过境,科研人员在做实验(合成照片)。新华社记者金立旺 摄

这是正在进行钻井作业的重庆涪陵焦页90号页岩气平台(2017年9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潺 摄

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展出的我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原型机(2018年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李然 摄

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中)和他的团队(2017年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金立旺 摄

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平台育婴室的恒温箱里(2018年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金立旺 摄

FAST在满天繁星下呈现出的美丽景观(2016年6月27日摄)。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新华社记者刘续 摄

“蛟龙”号完成下潜后回到“向阳红09”船甲板(2017年6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集装箱船在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靠泊作业(2017年5月10日摄)。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我国完全自主创新并设计建设的亚洲首个、全球领先的全自动化码头。新华社记者朱峥 摄

8名在美国打拼的哈佛博士后先后回到安徽合肥的“科学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崭新的平台上挑战前沿科研领域(2017年8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金立旺 摄

陕西第六镜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团队的成员在工作室合影(2017年4月17日摄)。两名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的学生在2014年本科尚未毕业时就一起组建了“第六镜”。2017年1月,“第六镜”突破了技术瓶颈,其人脸识别技术也取得了国际权威评测体系的认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新华社记者刘潇 摄

在地处四川南部地底2400米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PandaX实验组的研究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2016年6月28日摄)。该实验组利用在空气中提纯的惰性元素氙作为探测媒介来寻找暗物质。新华社记者薛玉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