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坚守在发射中心一线:最美北斗人托举航天梦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余建斌 | 时间:2018-02-18

春节期间,他们坚守在发射中心一线

最美北斗人 托举航天梦(新春走基层)

本报记者 余建斌

2月12日,地处大凉山山沟里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了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也让“北斗人”的这个年过得更加喜气洋洋。记者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深切感受到,每个人、每个岗位,都在用自己的力量托举着北斗事业。

科研——

用一次次成功支撑航天强国建设

群山环绕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的二号塔架威武雄壮。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火箭卫星吊装指挥员林国建,时时刻刻关注着发射塔架上所有设备的状态,确保塔架好好地“呵护”星箭组合体。

“这次任务完成得这么圆满,心情特别好,回去准备和家人过一个祥和团圆的大年。”林国建是四川绵阳人,到发射场23年,这是他第九十五次执行任务。他是最晚撤离发射塔架的人之一,需要在发射前15分钟撤离到安全区。一旦发射出现问题,他也是第一批冲上去的人。

“回去多陪陪儿子,他很崇拜我,以后想当研究火箭的科学家。”说起正读初一的儿子,老林眼里都是笑意。

西昌发射场在山沟里,这几天夜里气温下降明显。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执行北斗三号发射任务的14名试验队员大部分都是80后,已在这里工作生活近1个月。他们是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人员,到发射场的任务就是检查并确保火箭发动机的状态正常,给火箭提供稳定可靠的动力支撑。

“火箭发动机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导致整个任务失败,所以我们总是慎之又慎。”尽管经历了许多次现场发射,航天六院11所试验队长、二室副主任孙海雨从来不敢“怠慢”任何一次发射。

同样坚守的还有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三甲系列火箭发射队。胡炜是这次发射任务的01号指挥,他的工作是在发射过程中协调各个系统,被同事们称为火箭的首席运营官。“在临发射前需要关注每一个细小的参数变化,必要的‘较真儿’是确保任务成功的关键。”他说。

春节前执行这样重要的发射任务,胡炜觉得只是“日常工作、本职工作”,“我们就是用一次次的成功来支撑起航天强国的建设。”

长三甲系列火箭总指挥岑拯说起,根据任务需要,2018年不少发射队员将会有近一年的时间守候在发射场执行火箭发射任务。春节短暂休息后,3月初发射队又要再次到发射场执行下一个任务。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控制大厅里,巨幅的显示屏上不停滚动着实时更新的数据。从第一代北斗卫星到北斗三号卫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高级工程师罗启富都经历过。发射时,他每次都在一个单独的工作间,处理各种实时汇入的数据供指挥人员决策。因为岗位的缘故,他到发射中心24年,一次都没到发射现场看过发射。

“开始很好奇,但后来觉得,发射时在自己的岗位上待着才踏实。”罗启富说,今年北斗组网密度更大了,中国人用起自己的导航系统会更高效,体验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