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随着伊朗核问题六方会谈被“拖过”最后期限,这一关乎中东和平与稳定的重要问题成为悬案。据美国《大西洋月刊》11月27日报道,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27日称其并不反对伊朗核问题谈判延期,并称如果谈判破裂,最大的受害者将是美国。

伊朗与伊核六大国的核谈判原定于24日结束,而就在谈判到期前几个小时,谈判代表在维也纳宣布核谈将延期七个月。尽管美国、以色列及其他谈判各方似乎对核谈延期感到欣慰,但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并未对此发表看法。

直至27日,在对伊朗准军事组织巴斯基民兵发表讲话时,哈梅内伊对核谈延期一事发声。哈梅内伊称:“我并不反对核谈延期,就如我一开始就不反对核谈。”该讲话也被上传至其个人网站上。

哈梅内伊强调“伊朗与美国没有任何矛盾”,但他批评美国政府“盛气凌人的过分要求”以及表里不一的行为。“美国是条变色龙,每天都发表不一样的声明,”哈梅内伊在讲话中称:“并且在公众面前和私下里言论不一。”

伊朗坚称其核计划均被用于和平目的,但西方国家怀疑其最终目的是发展核武器。

哈梅内伊表示,相比伊朗,核谈对美国来说意义更大,“如果谈判没有成果,美国将是输家,因为他们需要这些谈判来解决其国内问题”。

在当天的讲话结束之后,哈梅内伊随后又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布的一系列表态中,重申了愿意继续谈判的立场。他还表示,“无论如何都要让以色列每天都处在不安之中”,并暗示“美国被犹太复国组织扼住了生命线”。

“没有妥协!”奥地利《新闻报》25日表示,历经12年的伊朗核问题谈判未能在11月24日的最后期限内达成一致,双方同意再延期7个月,将伊核问题谈判期限延长至2015年6月30日。25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核谈判作出回应。他在其推特上写道,他的国家不会在伊核谈判中向西方屈服,“西方在核问题上极其傲慢,以迫使伊朗屈服,但他们没有成功,将来也不会成功”。

24日,举行谈判的维也纳五星级豪华酒店柯堡宫殿酒店成为世界的焦点。500名国际记者等待伊核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和伊朗宣布最后协议通过的好消息,但这一幕没有发生。“一个最糟糕的协议也比没有好”,《新闻报》评论说。

25日,针对谈判延期,伊朗国内支持核谈和反对妥协的两种观点激烈交锋,25日出版的改革派大报《东方报》头版评论标题是“希望的延期”,称核谈延期是希望的延期,评论援引总统鲁哈尼对全国的电视讲话称,核谈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并有希望在未来几个月内达成协议。但是与改革派乐观态度不同,伊朗国内强硬派则认为,核谈延期是为了掩饰核谈已经失败的事实,伊朗强硬派报纸《今日祖国报》25日头版评论称,“核谈一无所获”,文中指出尽管鲁哈尼的谈判代表团与另一方举行了密集谈判,但在伊朗关键诉求——必须解除所有制裁上一无所获,且再次证明美国不可信任。

对很多伊朗人来说,这些天彻夜难眠,他们期待一个积极的结果,尽管核谈延期并非完全出乎所料,但不少伊朗人仍感到失望,有不少伊朗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评论表达失望和不满情绪。伊朗改革派媒体则呼吁民众保持足够的耐心,核谈是一个长期艰难的历程。美国国务卿克里的评估较为谨慎,表示“已经有真正的实质进展,”但也称仍存在“重大的争论点”。

(记者 晋燕 青木)

新华网布鲁塞尔11月25日电(记者 孙奕)欧洲理事会25日宣布,欧盟将继续暂停部分对伊朗制裁措施,暂停期限将进一步延长至2015年6月30日。

根据欧洲理事会当天发表的新闻公报,这一决定是根据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近日决定将“共同行动计划”内容有效期延至明年6月底而作出的。

欧盟表示,尽管制裁仍有一部分有效,但暂停的制裁措施将允许向伊朗原油出口相关业务提供保险和运输服务,允许进口、购置和运输伊朗石化产品,允许同伊朗政府和公共部门进行黄金等贵金属交易。同时,对欧盟进出伊朗金融转账提高审核门槛的规定依然有效。

今年1月,欧盟决定暂停对伊朗实施的部分制裁,期限为6个月。今年7月,欧盟决定将暂停期限延至今年11月24日。根据欧盟对外行动署资料,欧盟对伊朗的制裁措施并不针对伊朗民众,只是针对支持伊朗核计划、为伊朗政府资助核计划提供财力支持的人员或机构。

按照去年11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达成的“共同行动计划”,今年7月20日前伊朗应暂停部分敏感的核活动,西方则相应减轻对伊经济制裁,力图达成一项全面解决伊核问题的协议。由于六国与伊朗未能在7月20日前达成全面协议,各方将期限延长至11月24日。在11月24日落幕的最新一轮谈判中,各方仍未就全面协议达成一致,但决定将伊朗核问题谈判期限延长至2015年6月30日。

24日是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谈判的截止期限。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和伊朗外长当天在维也纳虽未能达成协议,但决定将谈判再次延期至明年6月30日。

在伊核问题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选项面前,六国和伊朗一致决定继续推动并加快伊核问题谈判进程,最终找到全面解决方案,这无疑是理智和务实的选择,为下一步伊核问题的妥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动力。

谈判延期,凸显伊核问题的复杂性。在此轮谈判中,双方在限制伊朗铀浓缩规模和能力以及解除对伊制裁时间表等核心问题上没有取得突破,是导致此次全面协议流产的直接原因。然而谈判中所释放的信号也表明,谈判双方的立场已经“空前接近”,离达成最终协议也许只有“一步之遥”。

伊朗核问题牵动中东地区安全局势,举足轻重。谈判一旦破裂,伊朗可能重启核计划,从而激化地区局势。西方如若恢复对伊朗的全面制裁,伊朗经济将更加举步维艰。离开谈判桌显然不符合美伊等各方的根本利益,不仅之前所付出的全部努力都将付诸东流,甚至可能因谈判破裂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是任何负责任的谈判者都希望尽力避免的。面对暂时无法在既定期限内达成全面协议的现实,延期不失为理智的选择。

在伊核谈判过程中,中方所发挥的积极和建设性作用功不可没。作为伊核谈判的重要一方,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从中斡旋,多次提出建设性意见,得到各方的重视和采纳,对谈判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参考作用。中方提出了解决最后关键问题的思路,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


谈判延期也是务实的选择。去年11月,伊核问题迎来重要转机,六国和伊朗达成日内瓦阶段性协议,伊朗暂停部分敏感的核项目以换取西方国家减轻制裁,同时各方寻求通过谈判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今年2月全面协议谈判开始以来,六国和伊朗经过了十轮磋商,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从而使国际社会在解决伊核问题上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这次延期并非只是制订了简单的时间表,还规划出了具体的路线图。12月,六国和伊朗将开始新一轮会谈,在明年3月达成政治框架,6月完成技术细节和草案。

一系列进展表明,技术层面的分歧对双方来说并非制约谈判进展的关键所在。真正阻碍双方在这一层面取得突破的根本原因在于,伊核问题主要的矛盾双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伊朗之间数十年来政治上的互相敌视对抗在彼此之间打下不信任的烙印,导致各自国内的保守势力和强硬派对对方核谈判的目的和意图的猜忌和疑虑。受这些力量的阻碍,双方各自的谈判代表都无法作出进一步的妥协。

而目前谈判双方同意延长期限,虽然付出的成本会更多,但同时也意味着双方还存在妥协的空间和解决问题的诚意。

正像中国外长王毅所指出的,这次伊核问题外长会为谈判提供了新的动力。目前焦点问题已经清晰,各种解决方案也逐渐成形,需要各方抓住机遇,保持谈判势头,做出政治决断。

伊朗核问题面临着历史性机遇。经验表明,历史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关各方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政治决断力,这就要求有关各国政治家们勇于承担政治决断的风险,冲破阻力,采取更加灵活务实的态度,早日达成一项既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又同时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全面协议,为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中新网11月25日电 伊朗与六国未能在期限内针对核协议达成共识,将协商时间展延7个月。据“中央社”报道,美国国会议员24日对此反应冷淡,持怀疑态度的议员则打算祭出新的经济制裁。

伊朗与六国在维也纳一宣布核谈判展延,以及美国国务卿克里恳请美国议员勿“退出”协商,许多议员立即主张对伊朗祭出惩罚性制裁措施,美国白宫与国会恐将再次剑拔弩张。

力主祭出新制裁措施的共和党籍参议员柯克(MarkKirk)在声明中表示:“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重要的是,美国国会实施制裁,如此一来,伊朗将别无选择,只好解除非法的核计划。”

柯克指出:“美国国会将不会给予伊朗更多时间,以制造核弹。”

美国共和党多名议员24日强调,伊朗核谈判延期应伴随着加码制裁措施,在共和党明年正式掌国会两院后,美国府会间已闻到浓浓火药味。

白宫方面24日表示,应给予伊朗更多时间回答有关核计划的疑虑,贸然对伊朗祭出新的制裁措施恐将适得其反。

新华网德黑兰11月24日电(记者 付航 杨定都)伊朗官方伊通社24日报道,伊朗和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决定,将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最后期限延至明年7月1日。

这不是伊核全面协议第一次难产。根据去年11月各方达成的临时协议,应于今年7月20日前达成全面协议,但由于各方分歧严重,截止日期推迟至11月24日。

尽管延期让达成全面协议的希望不至于破灭,但截止日期一推再推,损耗着各国政府和民众的耐心。而且,目前谈判的较良好气氛有赖于奥巴马政府和鲁哈尼政府的政治意愿,如果拖至两国政府更迭,原先艰难建立的互信又要从零开始。

伊核协议一再跳票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是主要当事国伊朗和美国存在历史心结,相互不信任。

在伊朗人看来,美国一系列针对伊朗的行为,如1953年参与推翻伊朗民选摩萨台政府,两伊战争中偏袒伊拉克,1988年击落伊朗民航客机,“9·11事件”后认定伊朗为“邪恶轴心国”,2006年开始启动对伊朗多轮制裁,可谓“罪行累累”。反过来,在美国人眼里,伊朗策动1979年美国大使馆劫持人质事件,近几年还支持叙利亚、黎巴嫩等地的什叶派武装,是破坏地区稳定的“罪魁祸首”。

由于互信程度低,美国为确保伊朗不发展核武器,不断对伊朗提出新的谈判条件,如要求拆除福尔多地下核设施、核查帕尔钦军事基地、给予国际原子能机构“特别核查”权力等,伊朗对此多有怨言。就在此轮谈判之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其官方网站回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致信时说,伊朗人不相信美国,“美国人在天鹅绒手套里藏着铁拳”。伊朗一位观察人士说,伊核协议的重要性不在于限制离心机的数量,而是象征着伊美35年历史仇怨的终结。


其次是谈判本身的复杂。

伊核问题谈判参与方包括伊朗及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德国、欧盟等八方。谈判成员众多增加了协调立场的时间和难度。

伊核谈判内容繁杂,涉及大量专业和技术问题,需要进行仔细、复杂的讨论。在铀浓缩离心机数量、对伊制裁解除时间上,伊朗与西方各国分歧严重,短时间内难以弥合。在一些涉及到伊朗国防安全问题上,如帕尔钦军事基地核查及弹道导弹问题,触动到伊朗人对主权的敏感神经,难有后退余地。

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伊朗的合作与核谈判同时进行。尽管两者结果并不直接挂钩,但无疑会相互影响。根据伊朗今年5月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达成的方案,伊朗应于8月25日前采取五项措施向该机构提升透明度,但该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本月20日说,伊朗仍未向该机构提供其中两项即高爆试验和中子输运研究的信息。双方合作的波折,给核谈判增添了变数。

再次,各国的立场都受到国内外政治环境的掣肘。伊朗内部强硬派对核谈判及改善对美关系一直不以为然。本月23日,部分强硬派人士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一处核设施外游行,反对核谈判。美国政坛内部也不乏对核谈判的反对声,一些共和党参议员威胁将阻扰任何其认为的“软弱的协议”。此外,美国在中东的盟友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也对核谈判持怀疑态度,认为美国在“与虎谋皮”。这些内外因素让谈判者难以采取灵活立场,最终使得谈判久拖不决。

中新网7月4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3日,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在维也纳举行关键的新一轮谈判,六国希望能在这次决定性的谈判中同伊朗达成全面协议。

伊朗同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以及德国的谈判,可能持续到20日、也就是伊朗与六国的临时协议届满之日。

美国国务卿克里此前撰文提醒伊朗“不要错失结束伊朗经济与外交孤立状态、改善国民生活的机会”。

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发表讲话时称,这次谈判是“创造历史的特殊机会”,谈判成功将使双方能面对伊拉克等“共同挑战”。

但双方的分歧依旧显著。对于伊朗所能够拥有的浓缩铀离心机数量、核协议的有效时间,以及解除制裁的日程表等,双方尚未达成共识。

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而六国要求伊朗缩减其铀浓缩规模,已经算是让步。但伊朗强调,它在铀浓缩方面取得许多进展,难以逆转;它也拒绝减少离心机数目,甚至说,为应付日后的核能需求,得增加离心机数目。

然而,西方国家的谈判代表仍希望同德黑兰达成核协议。英国外交部长黑格说,在未来数周,英方将继续与谈判各方保持密切合作,尽力探讨达成符合国际社会要求的协议的可能性。

伊朗和六国去年11月24日达成临时协议,德黑兰同意冻结部分核活动,国际社会则以放宽部分经济制裁作为回报。这项协议今年1月20日生效,预定7月20日到期。

中新网7月3日电 据法国媒体报道,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新一轮谈判于7月2日至15日在维也纳举行,各方代表希望在20日前,完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制定。伊朗外交部部长扎里夫在网上表示:“伊朗有一个载入史册的机会。”

2日下午,扎里夫和欧盟外交和安全事务高级代表阿什顿以及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举行了会谈。扎里夫2日接受法国《世界报》专访时表示:“在核计划上,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但是我们也不会贱卖我们的新技术。”

伊朗外长扎里夫2日表示,伊朗与六国在本轮会谈中必须进入草拟全面协议的 阶段,伊朗已经做好了在7月20日前落实全面协议的准备,希望缓解国际社会的关切。

根据伊朗与六国去年11月在日内瓦达成的阶段性协议,7月20日是通过谈判达成全面协议的最后期限。有分析认为,此次会谈的时间之所以明显延长,是为了让各方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伊核问题第五轮谈判于6月20日在维也纳结束,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表示,各方已经开始草拟全面协议的文本,不过扎里夫表示,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

法国前任驻德黑兰大使尼库洛德表示,伊朗习惯于在谈判前把谈判条件提得高高的,让与会者都感到很疲倦。

尼库洛德认为,双方僵持不下是不合时宜的,即便是一个不完善的协议,签了也比不签好,这样可以缓和紧张的气氛,继续完善核计划协议。

而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在新一轮谈判开始前表示,大国是不能不惜代价地和伊朗签订核谈判协议的。

中新网6月22日电 据俄新网报道,俄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此前在伊核问题第五轮谈判后表示,伊朗和国际调停六方至今在有关伊核协议的实施程序问题上没有进展。

他说:“(未来协议的)有些条款有待进一步具体化。例如,我们至今在有关该文件的实施程序问题上完全没有进展”。

里亚布科夫强调,"在这部分上,我们目前没有任何进展。但文件的骨架及其各方面的主要组成部分已经形成”。

伊朗同“六方”(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本周在维也纳举行有关全面解决伊核问题的第五轮谈判。各方承诺在7月20日前就保证削减伊核计划以换取减轻国际制裁的措施达成共识。

国际原子能机构20日发布报告说,伊朗继续执行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的协议,并已将其所有丰度为20%的浓缩铀按要求稀释。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当天发布的报告,伊朗执行其去年11月与伊核问题六国在日内瓦达成的协议,暂停了部分备受争议的核计划,并已完成所有丰度为20%的浓缩铀的稀释。

丰度为20%的浓缩铀被认为是伊朗最为敏感的核材料,一旦继续进行浓缩,将产生可以用于制造核武器的高浓铀。

2013年11月,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在日内瓦达成“共同行动计划”,伊朗暂停部分敏感的核活动,而西方则相应减轻对伊经济制裁。为期半年的“共同行动计划”今年7月20日到期,各方在此期间就达成一个全面解决伊核问题的协议展开外交谈判。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监督伊朗执行“共同行动计划”。

伊核问题第五轮谈判当天在维也纳结束,谈判取得进展。伊核问题第六轮谈判将于7月2日在维也纳举行。(记者 王腾飞)

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19日在维也纳表示,尽管正在维也纳进行的第五轮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谈判处于困难阶段,但他希望7月20日按期达成一项全面协议不会存在疑问。

施泰因迈尔当天在与奥地利外长库尔茨会晤后共同会见记者时说,鉴于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局势,六国和伊朗按期就最终全面协议达成一致值得期待。在中东地区众多冲突中,如果至少一个能够得到解决,也是好的。

为期五天的六国与伊朗第五轮谈判19日进入第四天,六国和伊朗已开始就全面协议的文本起草进行磋商,各方都表示存在“很大分歧”。

据奥新社报道,伊朗外长扎里夫说,“在有些议题上存在更大的达成少许共识的机会”,“但我们现在开始磋商文本,并不意味着一如既往存在于双方之间的巨大分歧已经消除”。不过扎里夫表示,7月20日达成全面协议是可能的。

2013年11月,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在日内瓦达成“共同行动计划”,伊朗暂停部分敏感的核活动,而西方则相应减轻对伊经济制裁。为期半年的“共同行动计划”今年7月20日到期。今年2月以来,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在维也纳开启了全面协议谈判进程。 (记者刘向)

中新网6月20日电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0日报道,两位官员说,伊朗和国际六方签署最终核协议的努力将于下下周在维也纳继续。谈判代表寻求在7月20日之前达成协议。

据报道,西方外交人士19日称,为期四天的维也纳谈判十分艰难,但却是严肃认真的。他们表示,预计本周的谈判将于当地时间20日结束。

报道称,没有迹象显示谈判在关键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但西方外交人士说,本周在缩小伊朗和国际六方分歧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于当地时间16日在维也纳开始第五轮核谈判。各方希望通过此轮谈判推动在7月20日最后期限前达成核问题最终协议。

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此前表示,伊朗与伊核问题调停六国正在起草一份全面的伊核问题协议,但各方仍有许多分歧。扎里夫同时表示,开始起草协议并不意味着各方已经达成协议。

扎里夫称,一些“根本上的分歧”使得伊朗和伊核问题六国始终不能达成共识。但他表示,谈判双方已经通过了协议的名称,该协议将被称为“联合行动计划”(General Joint Plan of Action)。

正在维也纳参加第五轮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谈判的中国代表、外交部军控司司长王群18日表示,六国和伊朗正就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文本起草进行密集性的谈判。包括中方在内,各方都加大外交努力,为配合六国与伊朗谈判进行了频繁的双边会晤。

当天六国与伊朗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协调和专家级会晤。王群对媒体说,全面协议的谈判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最核心的可归纳为两个焦点问题,一是对伊核计划该如何限制,二是对伊制裁该怎么解除。

王群说,在伊核计划限制问题上,伊朗要动起来,让国际社会真正放心。在对伊制裁问题上,六国也要动起来,让伊朗真正安心。

王群说,六国和伊朗应该相向而行,充分照顾彼此关切。只有这样,伊核谈判才会柳暗花明。中方愿与其他各方一道,为推动谈判取得突破贡献自己的“正能量”。

第五轮伊核问题谈判16日开始在维也纳举行。2013年11月,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在日内瓦达成“共同行动计划”,伊朗暂停部分敏感的核活动,而西方则相应减轻对伊经济制裁。为期半年的“共同行动计划”今年7月20日到期。今年2月以来,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在维也纳开启了全面协议谈判。

中新网6月19日电 据外媒报道,新一轮伊核问题谈判的第三天协商工作于当地时间18日在维也纳结束。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当天表示,伊朗与伊核问题调停六国正在起草一份全面的伊核问题协议。

伊朗媒体援引扎里夫的话称,伊核问题谈判各方已开始起草伊核问题最终协议,但各方仍有许多分歧。扎里夫同时表示,开始起草协议并不意味着各方已经达成协议。

扎里夫称,一些“根本上的分歧”使得伊朗和伊核问题六国始终不能达成共识。但他表示,谈判双方已经通过了协议的名称,该协议将被称为“联合行动计划”(General Joint Plan of Action)。

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于当地时间16日在维也纳开始第五轮核谈判。各方希望通过此轮谈判推动在7月20日最后期限前达成核问题最终协议。

第五轮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谈判于16日在维也纳拉开帷幕。在伊核问题日内瓦临时协议7月20日的期限到来之前,伊朗一改过去谈判惯例,在多边谈判前分别与美、俄、法、德四国进行了高密度的双边对话。

不难看出,经过前四轮在维也纳的艰苦谈判,伊朗与各方希望通过更多双边谈判,进一步增进对相互间关切的认识,并协调立场,为通过外交努力解决伊核问题加入“润滑剂”。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11日表示,伊朗与参与谈判各方进行双边对话的目的是“争取更多的时间”去“弥合分歧”。

伊朗副外长阿拉格希在与美国结束双边会谈后表示,伊朗与美国将继续交换意见。他肯定了在伊核六国谈判前与各国举行双边会谈的积极作用,认为这几次对话“很重要”。

伊朗与西方长期关系紧张,此次伊朗与西方国家能从相互指责到坐下来进行双边对话,这一变化说明,伊核问题谈判相关方正在谋求所谓的“化学反应”,以便对整个谈判进程起到积极作用。

虽然伊朗与西方国家目前仍有很多分歧,但各方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的政治意愿强烈,这也是维也纳谈判得以重启的主要动力之一。

自鲁哈尼就任总统以来,伊朗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关系出现了缓和迹象。鲁哈尼政府承诺改善与西方关系,希望通过外交渠道解决伊核问题,从而结束伊朗长期受严厉经济制裁的状况。而美国政府官员的表态也说明,美国正在改变以军事打击为优先选项解决伊核问题的政策。

此外,由于中东局势持续动荡,近期恐怖主义活动呈回潮趋势,双方都有意在伊拉克境内的反恐问题上展开合作,这也被认为是为伊核问题谈判创造了有益的气氛。

在伊朗与西方关系缓和的背景下,伊核谈判的“化学反应”似乎正在悄然发生,但面对几十年悬而未决的政治难题,最终成果不会轻易到来,伊核谈判还需要更多时间。王腾飞

1 2 3 ...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