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塔里木河尉犁段,才登巴(左)与同事王昕在干流河道巡查(8月13日摄)。
今年35岁的蒙古族小伙才登巴是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乌斯满管理站副站长。乌斯满管理站管辖河道74公里,下辖1个枢纽、8个生态闸和120公里输水堤。这是塔里木河干流输水的第一道“关口”,对下游生态补水起到控制性作用。15年间,才登巴一直守护着塔里木河和下游的胡杨林。
近日,我国最长内陆河塔里木河干流水量持续超警戒,7月30日出现2024年第1号洪水,新疆水利厅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8月12日,新疆正式启动第25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第二阶段工作。“这段时间真是忙得脚不沾地。”站在生态闸边观察引洪补水情况的才登巴一边指挥着闸房内的同事开闸,一边向记者介绍说。
乌斯满管理站地处原始胡杨林深处,远离乡镇,但才登巴从不抱怨工作和生活环境艰苦。“刚参加工作时,在胡杨林深处的卡点只有一间小房子和我一个人,没有电和信号,每天空闲的时候看书、看星星,好几天遇不到一个过路的人。”孤独、寂寞、辛苦,同时期和他一同入职的很多毕业生看到艰苦的环境选择了离开,而才登巴决定留下来继续守护:“因为我是‘塔河人’,这条河流养育了我们南疆儿女。”凭着一股韧劲和对水利事业的热情,才登巴带领干部职工在管理辖区内开展生态输水、水量监测、水政执法、防汛抗旱、河道巡查、工程管理等工作。
“有一次,我在塔河沿线看到一棵快要枯死的胡杨树,过了两年发现这棵树抽出了绿芽,我很欣喜。”看着河边成片的胡杨林,才登巴说,“这么多年,看着荒芜的戈壁渐渐绿了起来,这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馈,一切都是值得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pagebreak
这是8月13日拍摄的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乌斯满管理站(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干流乌斯满引水枢纽,才登巴在库房拿取救生衣(8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乌斯满管理站,才登巴将巡查设备装车(8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吉哥德生态闸,才登巴在巡查(8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尉犁段,才登巴(左)和同事王昕在干流河道巡查(8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尉犁段,塔里木河河水滋润两岸胡杨林(8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乌斯满引水枢纽,才登巴(右)和同事王昕在闸房巡检(8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干流乌斯满引水枢纽,才登巴(右)在闸房检查启闭机润滑油(8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乌斯满引水枢纽,才登巴(左)联合巡检单位开展电器设备检查(8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乌斯满管理站,才登巴(中)和同事在远程控制室查看水闸工程设备运行状况(8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乌斯满管理站,才登巴(右一)和同事分析河道走势(8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pagebreak
这是8月13日拍摄的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乌斯满引水枢纽(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干流乌斯满引水枢纽,才登巴(右)和同事王昕在库房检查保养日常工具(8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干流乌斯满引水枢纽,才登巴在检查试运行备用电源(8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干流乌斯满引水枢纽,才登巴(前)和同事王昕在查看水势(8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尉犁段,才登巴(中)与同事宋志伟入户宣传水法律法规(8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干流乌斯满管理站,才登巴(中)和同事们搬运生活物资(8月13日摄)。管理站因距离周围乡镇较远,工作人员每10天左右集中采购一次生活物资。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干流乌斯满管理站,才登巴在菜园查看蔬菜长势(8月13日摄)。管理站因距离周围乡镇较远,工作人员在闲暇时间利用站内空闲土地种植蔬果自给自足。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乌斯满管理站,工作人员在下班后打乒乓球放松(8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pagebreak
这是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乌斯满管理站副站长才登巴(8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