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 题:今冬最强寒潮来袭 多地多措并举保民生保生产
新华社记者
受今冬以来最强寒潮天气影响,我国北部和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暴跌。此轮寒潮影响范围广,风力大,并有大范围雨雪。各地各部门提早准备,做好交通运输、保暖保供、农业生产等各方面保障。
大风刮过大幅降温 寒潮影响从北向南大部地区
大风天气“占领”辽宁。11月27日5时至29日7时,辽宁省1305个气象站中,1123个气象站出现6级以上瞬时大风,沈阳等地306个气象站出现8级以上瞬时大风,大连等地15个气象站出现10级以上瞬时大风。部分山区最低气温可达-23℃至-19℃,其他地区最低气温为-12℃至-6℃。
29日,北京北风强劲。据气象部门监测,28日14时至29日8时,北京全市70%的监测站阵风超过7级,34%达8级及以上,7%达9级及以上。风寒效应明显,北京的最高气温从28日的13℃下降至29日的-3℃。
28日夜间开始,山东出现强寒潮天气。预计到30日,山东全省大部地区的过程降温幅度为14℃至18℃,局部可达20℃;最低气温将出现在30日早晨,其中,鲁西北和鲁中地区的最低气温在-12℃至-10℃。
大风一路向南。28日至29日,湖南全省风力普遍达5至6级,局地出现8至9级的大风。预计部分地区的温度降幅超过20℃,最低气温降至0℃左右。湘中、湘北将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多地铁路部门加强线路维护 保障运输安全
“大伙听我口令!一二、一二……”27日清晨,在沈大铁路线得利寺站内机械轰鸣、人声鼎沸,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工务段施工队在-5℃的气温下抓紧施工,对线路动态不稳定路段进行抢修,为冬季铁路运输安全提供保障。
为迎接今年入冬后最强寒潮天气,确保电煤、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沈阳局集团公司在雪量较大地区增加调车班组,加强货物运输组织,保证重点物资随到随装,随装随走。同时严密监控线路冻害情况,防止气温骤降影响行车安全。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西安站成立应急处置小组,对除雪打冰应急用品储备情况进行检查,对站区空调、热水器等设备进行维护,做好旅客候乘区域供水、供暖以及防滑设备设施巡视检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要求管内各单位加强值班值守工作,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备足应急机具。
北方多地供暖提温蓄热 确保居民温暖过冬
“从25日就开始提升锅炉的燃烧负荷,提前蓄热。”沈阳浑南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一号源热源部长谢双洋说,寒潮来临前,供热部门提前进行设备检修,准备好待运行的备用锅炉,加大对现有运行设备的巡检力度,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可能发生的极寒天气,辽宁省建立供热预警调度令制度。组织供热企业提前升温蓄热,稳步进行管网提温,保证居民建筑物充分蓄热。降温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定时查看供热智慧监管系统,发现问题提前预警,督促企业及时处理。
11月28日上午10时,山东华能德州电厂的集控室显示,供暖主管网的供水温度已达80℃以上。
华能德州电厂运行部党总支书记刘帅告诉记者,为应对此次寒潮降温,电厂加大了热源投入,同时将供水温度提升到了80℃以上。“目前德州电厂的煤炭库存超过50万吨,能确保机组25天正常运行,确保居民温暖过冬。”刘帅说。
应对降温变化,西安市城管部门及时向各集中供热企业通报最新气象预测信息,督促指导企业根据气象变化增大供热流量,并通过测温设备实时查看用户室内温度,及时调整热量分配,加强供热管网维修维护,不断提升热网平衡调节能力。
加强物资供应和配送 保障居民生活需求
面对寒潮,多地在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的同时,全力做好当前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保障。
北京市海淀区建立了网格化+立体式的物资保障体系,在全区建立120家生活必需品应急网点,做到街镇全覆盖,实现每3万人就有一家供应网点提供保障。依托重点连锁商超和线上平台,采取商超上门服务、线上下单线下配送、蔬菜直通车直送、无接触配送等多种市场配送方式,全力满足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
为统筹外卖骑手防疫和生活物资配送,北京建立了保供人员“白名单”机制,最近两周时间,“白名单”人员从5000人扩大至4万人。
记者28日在沈阳市皇姑区华山路附近采访发现,周围的大型商超均开设了配送服务,商品充足。“在线上下单后,一般在两个小时内就可收到货。”沈阳市民张强说,物资充足并能按时送到,心里不慌。
据了解,沈阳在低风险区居民区设立生活必需品物资中转点,以社区为单位成立专门保供队伍,做好居民小区生活必需品中转消杀服务。
面对寒潮天气,西安市新城区快速启动物资保供应急响应,构建街办、社区、保供网点三级物资保供责任体系。记者在新城区多家蔬菜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看到,粮油蔬菜等生活物资储备丰富。新城区多家保供企业已将线上采购信息,通过网格管理体系推送至各个居民小区,居民线上下单,企业将保障物资配送到院落,在非接触消杀后由工作人员分发给居民群众。
多地农田加强防风保温 避免作物冻害
“把钢管插在地里,注意要插得深一些,间距要密一些,小心被风刮倒。”“把薄膜盖起来,要用脚踩实,免得漏风,影响保温效果。”29日上午,湖南省临湘市绿野星辰山野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黎带着所有成员上阵,扛铁锹、抬薄膜、扛钢管。
“每一次灾害天气来临,我们都会做好充分防御,尽量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李黎说。
山东德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与种业中心高级农技专家骆兰平表示,气温骤降,特别是降至0℃以下之后,将对尚未适应较低温度的麦苗产生不利影响,建议农户可采用秸秆或粪肥覆盖麦田,起到避风保墒、提温防冻的作用。
辽宁农业农村部门近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以及手机短信、农村大喇叭等渠道,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和农事建议,指导农民群众和有关主体落实防范应对措施。组织棚户采取临时增加支柱、压实棚膜底角等措施,增强防风防雪能力。落实保温措施,及时调整揭盖卷帘时间,科学安排棚室通风,避免作物产生冻害。
国家电影局2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票房达67.58亿元,取得我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的成绩。其中,《满江红》以26.06亿元票房 ...
孙祥杰和工友们每晚要检修20余趟列车,工作量比平时增加50%,这对他们的体力和工作效率都提出了更大考验。由于任务重,每趟车留给他们的检修、维护时 ...
孙祥杰和工友们每晚要检修20余趟列车,工作量比平时增加50%,这对他们的体力和工作效率都提出了更大考验。由于任务重,每趟车留给他们的检修、维护时 ...
记者28日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了解到,2023年春节假期(1月21日至27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 ...
国家电影局2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票房达67.58亿元,取得我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的成绩。其中,《满江红》以26.06亿元票房 ...
欢歌笑语辞旧岁,福见好戏贺新春。新春佳节里,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来到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珠洋村,为珠洋村及周边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送上三台 ...
1月28日,“戏曲进基层 闽韵传经典”新春曲艺七天乐在上下杭舒叙茶馆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台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邀请文化名家,以福州传统曲艺 ...
除夕夜,莆仙戏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莆仙戏名角黄艳艳和吴清华在节目《华彩梨园》中为观众演绎了《踏伞行》第四折《共渡》的精彩片段。古朴隽永的表演和风味 ...
1月18日,在福州中国船政文化城核心区开园仪式上,由三湘印象打造的首个折叠渐进式演艺项目——《最忆船政》,携手2022北京冬奥会核心主创黄辉共同 ...
以福建寻常巷陌和山川大海为背景,由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省文旅厅和省广播影视集团主办的春节特别节目《山海福地·福气来——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 ...
1月10日晚,“我们同唱一首歌”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十五周年金曲音乐会在厦门小白鹭艺术中心金荣剧场圆满落幕。据悉,音乐会以丰富的闽南语原创歌曲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六集电视专题片《长征之歌》将于11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本片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依托,力求通过讲述长征故事弘扬长 ...
10日晚,曾见证八闽古都百年风华的福州文庙,邂逅了一场国风大典,以历史为根,链接时代之潮,2023中国·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由此正式开启。现场发布 ...
1月10日晚,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福建省电影局主办、福建省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承办的“唱响光影旋律,奋进辉煌征程”主旋律电影歌曲专题音乐会在福 ...
近日,由知名作词人贞尧仔作词,知名音乐人、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蒋舟作曲的原创歌曲《神医》,在闽侯县文化馆的组织下完成演唱录制。同时,闽侯县融媒 ...
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将于2月下旬在福州举办,该活动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共同主办,中国教育电视台、福州市人 ...
记者4日获悉,由省文旅厅出品、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创作演出的芗剧《谷文昌》选段,日前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新年戏曲晚会上精彩亮 ...
1月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顺利完成第二次彩排,泉州南音首次走进央视参加排练,届时将通过央视的舞台展示泉州南音独特的魅力 ...
1月3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陕西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颁奖盛典暨闽陕交接仪式在西安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 ...
为集中展示近年福建优秀文艺成果,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按照2022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福 ...
岸边,曼妙的歌舞表演与趣味民俗活动活力四射;水面,身着罗裙的演员们泛舟湖上奏响悠长乐声……1日上午,由福州水务集团组织的2023年首场新春“寻· ...
由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福建省合唱协会主办,福州市文化馆承办的第十五届福州合唱音乐节,29日在线上举办闭幕式。
12月16日,由芒果TV、咪咕视频联合自制的音乐流派创演综艺《去炫吧!乐派》于12点正式上线第一期。音乐制作人张亚东与说唱歌手潘玮柏、艾福杰尼、 ...
近日,“2022厦门-泰国电影展映”(以下简称“泰国影展”)在厦门市集美区倾情启幕,展映了《最后的木琴师》《佳媞的幸福》《情书》《画中情思》四部 ...
演绎中国古代士大夫贞廉精神追求的梨园戏精品剧目《陈仲子》之“汲水”选场,日前参加了由中国剧协等主办的“李渔杯”首届全国清廉戏曲优秀作品展演活动, ...
当地时间5日晚,中国脱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阿拉伯语版在埃及开播,这是该剧阿语版在海外首次播出。
记者6日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六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中,福建代表队获得一金三银的好成绩。其中,以“时代楷模”潘东升为原型 ...
12月5日晚,讲述福建省武平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年历程的电视纪录片《我有青山》,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农业农村频道(CCTV-17)《乡土中国 ...
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22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日前在广西南宁落幕。经专家推举,15名优秀青年演员从参加展演的48个剧目59名领衔主演中脱 ...
记者日前获悉,由省文化和旅游厅选送的小品《誓言今生》和《我AI爱我家》《斗舞》《带着月光出发》等作品,分别获得第十六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 ...
这位不满26岁的年轻人是否还能更进一步?对于这一疑问,无论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练还是田径界专家都显示出信心,认为他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
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冠军赛布达佩斯站18日在布达佩斯奥林匹克中心拉开战幕,中国选手马龙轻松晋级,陈梦逆转胜出。
2023女足世界杯是该赛事第一次扩大为32支球队参加,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举办。根据赛程,揭幕战将于7月20日在奥克兰上演,决赛将于8月20日 ...
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10日发布了《体育总局排球中心关于选聘国家女排主教练的公告》,中国女排新任主帅的选聘工作正式启动。
根据赛程,四个小项的短节目和韵律舞比赛将于14日展开,15日进入自由滑和自由舞比拼,16日则将按照国际赛事惯例进行表演滑。
智库邀请权威学者和知名医师加入,以公益、医疗和科研为三个抓手,旨在充分发挥专家的社会影响力和专业权威性,倡导科学的健身理念,以体育促进大众身心全 ...
“看人,要找人防守,上来阻挡一下。”在广西天等县小山乡中心小学的运动场上,体育老师张世强盯着队员们训练时的跑动情况,不时提醒。
第18届建桥杯中国女子围棋公开赛本赛27日在浙江长兴大唐贡茶院揭开战幕。不久前刚获得全运会混双冠军的老将芮乃伟九段首轮爆冷不敌赵贯汝,被淘汰出局 ...
哈萨克斯坦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司司长阿利姆然·阿卡耶夫24日表示,针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备战工作正在哈萨克斯坦全面展开,希望哈国运动 ...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体操比赛在陕西奥体中心体育馆展开男子个人全能决赛争夺。带伤上阵的北京队队员肖若腾以完美表现应对多位年轻对手冲击,最终以总成绩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