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酒泉11月28日电 题:英雄披甲征太空——记神舟十五号航天员
新华社记者
2022年11月28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
执行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首次公开亮相——时隔17年再度飞天的费俊龙、执着坚守24年终圆飞天梦想的邓清明、12年如一日艰辛训练换来首次太空之旅的张陆。
大漠胡杨寒冬日,英雄披甲征太空。
作为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他们将带着祖国和人民的期望重托奔向“天宫”,踏上为期6个月的飞天之旅。
作为即将入驻中国空间站的新家人,他们将和已经在太空出差半年的战友——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胜利会师”,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一张载入中国航天史册的“全家福”。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十次载人飞行,他们还将在太空见证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正式建成的圆梦时刻。
费俊龙:“飞天就是我的职责使命”
2005年10月,费俊龙与战友飞赴苍穹,开始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活动。
第一次吃热饭热菜、第一次用太空睡袋睡觉、第一次脱掉舱内航天服进入轨道舱……他们在太空创造了许多个第一。
“龙腾九天”似在昨,一十七年如电抹。
17年后,费俊龙再一次作为指令长为国出征。他说:“我的职业是航天员,飞天就是我的职责使命。”
1998年1月,费俊龙从1500多名优秀空军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一员。
进入航天员大队那一天起,他和战友们就开始了难度极大、标准极高的训练。同时,训练本身又是选拔的过程。费俊龙说,每个人都时刻准备着——上天,一定圆满完成任务;不能上,就从头再来。
神舟五号任务中,杨利伟一飞冲天,落选的费俊龙训练更加刻苦。
为熟悉飞行和操作程序,他经常钻进飞船模拟器中,一待就是大半天,还把近40万字的飞行操作手册全背了下来,复杂的飞行程序、操作要领以及各种应急处置方案,全部做到了不查手册就能处置。
一次教员问:“导致某异常情况返回的故障模式有几种?”费俊龙不但说出了标准答案,还有理有据地进行了补充说明。
最终,费俊龙顺利入选神舟六号任务乘组,于2005年10月12日实现飞天梦想。
天外归来后,他走上了管理岗位,担任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等职,但“飞天的使命职责”从未随时间的流逝而有半点动摇——17年来,他的各种训练从不停歇。
就这样,费俊龙顺利入选神舟十五号任务乘组。
任务训练时,他要求乘组一定要考虑到天地差异,一丝不苟将动作做到位。比如安装零件时,他从包里拿出一个小配件,就合上包,将包固定,再拿一个,再合上。他说,在太空,如果不合上包,配件就会飘出来,如果钻到舱内设备里,有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
水下训练是非常耗体力的一项训练,而水下验证试验比水下训练时间更长更累。
有一次做水下验证试验时,要进行舱间电缆堵帽安装工效验证,数十个堵帽依次分组安装。安装完第一组时,已经检验出工效不合格的地方,但他不想这么简单地下结论,坚持要将各个作业点的全部堵帽安装完。那天,他穿着厚重的水下训练服,戴着厚厚的手套足足花了一个小时,才把8组堵帽安装完毕。出水后,他顾不上休息,第一时间向科研人员分享自己的体验。
“能够再赴太空,内心仍然很激动。”费俊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无比期待“游”入宽敞舒适的太空家园,无比期待和神舟十四号乘组在太空相会,也无比期待走出舱外,漫步太空。
邓清明:“宁可备而不用,决不用而无备”
2022年11月28日,身着蓝色航天服的邓清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面带微笑,信心满满地回答记者提问。
这是他第三次出现在问天阁。不同的是,这次是他成为航天员后首次以主份的身份在这里亮相。
为了这一刻,他整整等了24年10个月。而当年并肩进入航天员大队的我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8人圆梦太空,5人早已停航离队。
56岁的邓清明说:“逐梦苍穹的路上,我从没想过放弃。”
1998年1月5日,邓清明成为航天员大队其中一员。几年刻苦训练后,他取得了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资格。
可当时,中国载人航天刚刚起步,飞天的机会寥寥无几。在隔几年才会到来一次的任务面前,所有航天员都要进行严格的训练和选拔,按照综合评价排名确定主备份人选。很多科目考核的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成绩相差不大,甚至只有零点几分。
而就是这细微的差距,一次次让邓清明与飞天失之交臂。但每次任务结束后,他都要在最短时间内给自己“归零”,重新迎接新的挑战。
“在飞天逐梦的道路上,不管如何艰难,我从未想过放弃。”邓清明说,“无论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
2013年,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邓清明作为“备份”马上收拾行李,准备回京给天上的战友做支持工作。这时,任务总指挥长走了过来,用拳头在他们3名备份航天员肩上轻轻捶了两下,又竖起大拇指。
邓清明说,这是一种信任,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激励。
第二年,5名战友停航停训,离开了航天员大队。从那时开始,邓清明便成了我国首批航天员中唯一一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然在参加学习训练和任务备战的现役航天员。
备战神舟十一号任务时,邓清明和航天员陈冬分在了一组,参加为期33天的地面组合模拟验证1:1试验。
33天,两个人几乎与世隔绝。不到10平方米的密闭舱内,他们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完全模拟神舟十一号在轨飞行任务的全部内容,其中包括近乎残酷的72小时睡眠剥夺训练。
最终,邓清明和陈冬高质量完成了任务,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正式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遗憾的是,神舟十一号任务的最终人选确定,邓清明再一次与飞天无缘。
得知结果的那一刻,邓清明心里五味杂陈。在他看来,这可能是他离飞天梦想最近的一次,也极有可能是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次机会。
发射任务结束后,他回到家,打开房门,映入眼帘的是满满一桌丰盛的饭菜。妻子和女儿说:“欢迎英雄回家。”
看到这一幕,邓清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低头走进卫生间,打开水龙头,在“哗哗”的水流声中,对着镜子哭得酣畅淋漓。之后,他又洗把脸,装作若无其事地回到饭桌前坐下。
这时,一直等在桌边的妻子对他说:“这些年的付出是值得的,你值得我尊敬,也为孩子做出了榜样!你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守得云开见月明。
近两年来,随着空间站任务的实施,我国的载人飞行任务越来越频繁,仍在坚持训练的邓清明成功入选神舟十五号乘组,期盼了24年的飞天圆梦机会到来了。
可世界上哪有平白无故的幸运呢?邓清明说,只有经过磨砺,才能收获良机。
神舟十五号任务繁重,太空出舱的次数超过以往,需要加大水下训练强度次数。每一次,他都要穿着厚重的训练服,在水下一操作就是好几个小时。每次出水后,他的贴身衣服全都湿透了,手也抖得握不住筷子。
训练时,邓清明说的最多的就是“再来一次”。
第一次在水下练习上脚限位器时,邓清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脚塞进去一半,一不小心没稳住,脚又滑脱了。折腾了20分钟,他才成功。
“再来一次!”“再来一次!”“再来一次!”
当天的训练结束后,他要求再单独进行上机械臂练习,直到熟练为止。
“我一直坚信,宁可备而不用,决不用而无备。”邓清明说,“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感谢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攻坚克难,让我们在太空有了自己的空间站,让我等到了圆梦的机会!”
张陆:“虽然我是首次飞天,但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
生于湖南常德的张陆,天生一副好嗓子,从小喜欢唱歌。
记者问:“为什么要放弃唱歌,选择当一名飞行员?”
他说:“如果我选择当歌手,我永远不可能有机会驾驶飞机在祖国的蓝天上飞翔,但是如果我选择当一名飞行员,我会在蓝天上骄傲地歌唱。”
就这样,张陆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
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
一次夜间飞行训练,张陆驾机刚起飞不久,突然听到“哐当”一声,机身剧烈摇晃。他来不及多想,下意识稳住驾驶杆,减小飞机仰角,并按故障预案操作,最终平稳着陆。
事后检查发现,飞机进气道被鸟撞了一个20厘米左右的大坑。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那天,发射的盛况让他热血沸腾,他开始向往航天员这个职业。
2009年,我国开始选拔第二批航天员,已是空军某团空战射击主任的张陆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一年后,他和战友们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从此开始了逐梦九天的征程。
通往太空的道路,从来没有捷径。
刚开始,张陆最忌惮的是超重耐力训练。他说:“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要承受8个G的重力加速度,相当于8倍自己体重的重量无死角地挤压着全身,感觉五脏六腑和喉管都被压扁,还有一种强烈的窒息感,眼泪也会控制不住地甩出来。”
起初,他的这项成绩是二级,相当于良好。于是,张陆到处请教,反复揣摩,经过多次训练后,成绩达到了一级标准。
张陆说,训练难度最大的是模拟出舱的水下训练,也是他们训练时间最长、体力消耗最大的一项训练。
神舟十五号任务中,他们不但要多次出舱,而且舱外爬行的距离也会大大增加。他说:“出舱爬行就像攀岩,前几米爬得很快,但是越往后体力消耗越大,就越难操作。”
要想在浩瀚的太空顺利完成任务,就需要在地面反复地进行强化训练。
水下训练服相当于一个“人”形飞船,是个刚性结构,张陆的肩比较宽,每次把自己的两只胳膊塞进服装或者出服装,都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另外,在水里一待就是五六个小时,整个人的四肢被固定在水下服里,身上痒了痛了都只能咬牙坚持。
事实上,进入航天员大队的12年间,张陆很少度过一个完整的周末,连妻子一直想让他陪着去天安门看升旗的愿望也没能实现。
2022年11月28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大厅里,媒体将镜头齐齐对准首次亮相的张陆。这是他成为航天员后,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
谈起将要执行的神舟十五号任务,张陆信心满怀:“虽然我是首次飞天,但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太空,我来了!”(记者黄明、李国利、张汨汨、黄一宸,参与采写:占康)
国家电影局2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票房达67.58亿元,取得我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的成绩。其中,《满江红》以26.06亿元票房 ...
孙祥杰和工友们每晚要检修20余趟列车,工作量比平时增加50%,这对他们的体力和工作效率都提出了更大考验。由于任务重,每趟车留给他们的检修、维护时 ...
孙祥杰和工友们每晚要检修20余趟列车,工作量比平时增加50%,这对他们的体力和工作效率都提出了更大考验。由于任务重,每趟车留给他们的检修、维护时 ...
记者28日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了解到,2023年春节假期(1月21日至27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 ...
国家电影局2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票房达67.58亿元,取得我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的成绩。其中,《满江红》以26.06亿元票房 ...
欢歌笑语辞旧岁,福见好戏贺新春。新春佳节里,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来到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珠洋村,为珠洋村及周边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送上三台 ...
1月28日,“戏曲进基层 闽韵传经典”新春曲艺七天乐在上下杭舒叙茶馆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台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邀请文化名家,以福州传统曲艺 ...
除夕夜,莆仙戏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莆仙戏名角黄艳艳和吴清华在节目《华彩梨园》中为观众演绎了《踏伞行》第四折《共渡》的精彩片段。古朴隽永的表演和风味 ...
1月18日,在福州中国船政文化城核心区开园仪式上,由三湘印象打造的首个折叠渐进式演艺项目——《最忆船政》,携手2022北京冬奥会核心主创黄辉共同 ...
以福建寻常巷陌和山川大海为背景,由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省文旅厅和省广播影视集团主办的春节特别节目《山海福地·福气来——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 ...
1月10日晚,“我们同唱一首歌”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十五周年金曲音乐会在厦门小白鹭艺术中心金荣剧场圆满落幕。据悉,音乐会以丰富的闽南语原创歌曲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六集电视专题片《长征之歌》将于11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本片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依托,力求通过讲述长征故事弘扬长 ...
10日晚,曾见证八闽古都百年风华的福州文庙,邂逅了一场国风大典,以历史为根,链接时代之潮,2023中国·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由此正式开启。现场发布 ...
1月10日晚,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福建省电影局主办、福建省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承办的“唱响光影旋律,奋进辉煌征程”主旋律电影歌曲专题音乐会在福 ...
近日,由知名作词人贞尧仔作词,知名音乐人、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蒋舟作曲的原创歌曲《神医》,在闽侯县文化馆的组织下完成演唱录制。同时,闽侯县融媒 ...
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将于2月下旬在福州举办,该活动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共同主办,中国教育电视台、福州市人 ...
记者4日获悉,由省文旅厅出品、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创作演出的芗剧《谷文昌》选段,日前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新年戏曲晚会上精彩亮 ...
1月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顺利完成第二次彩排,泉州南音首次走进央视参加排练,届时将通过央视的舞台展示泉州南音独特的魅力 ...
1月3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陕西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颁奖盛典暨闽陕交接仪式在西安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 ...
为集中展示近年福建优秀文艺成果,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按照2022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福 ...
岸边,曼妙的歌舞表演与趣味民俗活动活力四射;水面,身着罗裙的演员们泛舟湖上奏响悠长乐声……1日上午,由福州水务集团组织的2023年首场新春“寻· ...
由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福建省合唱协会主办,福州市文化馆承办的第十五届福州合唱音乐节,29日在线上举办闭幕式。
12月16日,由芒果TV、咪咕视频联合自制的音乐流派创演综艺《去炫吧!乐派》于12点正式上线第一期。音乐制作人张亚东与说唱歌手潘玮柏、艾福杰尼、 ...
近日,“2022厦门-泰国电影展映”(以下简称“泰国影展”)在厦门市集美区倾情启幕,展映了《最后的木琴师》《佳媞的幸福》《情书》《画中情思》四部 ...
演绎中国古代士大夫贞廉精神追求的梨园戏精品剧目《陈仲子》之“汲水”选场,日前参加了由中国剧协等主办的“李渔杯”首届全国清廉戏曲优秀作品展演活动, ...
当地时间5日晚,中国脱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阿拉伯语版在埃及开播,这是该剧阿语版在海外首次播出。
记者6日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六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中,福建代表队获得一金三银的好成绩。其中,以“时代楷模”潘东升为原型 ...
12月5日晚,讲述福建省武平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年历程的电视纪录片《我有青山》,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农业农村频道(CCTV-17)《乡土中国 ...
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22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日前在广西南宁落幕。经专家推举,15名优秀青年演员从参加展演的48个剧目59名领衔主演中脱 ...
记者日前获悉,由省文化和旅游厅选送的小品《誓言今生》和《我AI爱我家》《斗舞》《带着月光出发》等作品,分别获得第十六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 ...
这位不满26岁的年轻人是否还能更进一步?对于这一疑问,无论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练还是田径界专家都显示出信心,认为他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
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冠军赛布达佩斯站18日在布达佩斯奥林匹克中心拉开战幕,中国选手马龙轻松晋级,陈梦逆转胜出。
2023女足世界杯是该赛事第一次扩大为32支球队参加,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举办。根据赛程,揭幕战将于7月20日在奥克兰上演,决赛将于8月20日 ...
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10日发布了《体育总局排球中心关于选聘国家女排主教练的公告》,中国女排新任主帅的选聘工作正式启动。
根据赛程,四个小项的短节目和韵律舞比赛将于14日展开,15日进入自由滑和自由舞比拼,16日则将按照国际赛事惯例进行表演滑。
智库邀请权威学者和知名医师加入,以公益、医疗和科研为三个抓手,旨在充分发挥专家的社会影响力和专业权威性,倡导科学的健身理念,以体育促进大众身心全 ...
“看人,要找人防守,上来阻挡一下。”在广西天等县小山乡中心小学的运动场上,体育老师张世强盯着队员们训练时的跑动情况,不时提醒。
第18届建桥杯中国女子围棋公开赛本赛27日在浙江长兴大唐贡茶院揭开战幕。不久前刚获得全运会混双冠军的老将芮乃伟九段首轮爆冷不敌赵贯汝,被淘汰出局 ...
哈萨克斯坦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司司长阿利姆然·阿卡耶夫24日表示,针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备战工作正在哈萨克斯坦全面展开,希望哈国运动 ...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体操比赛在陕西奥体中心体育馆展开男子个人全能决赛争夺。带伤上阵的北京队队员肖若腾以完美表现应对多位年轻对手冲击,最终以总成绩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