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娱乐_ > 今日娱乐热词 > 正文

从《那山那海》看山海巨变|热评⑰山海意象交织的“中国精神”

2022-11-23 13:47:57 作者:仝妍 来源:省作协、省评协、省视协  责任编辑: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从《那山那海》看山海巨变|热评⑰山海意象交织的“中国精神”

反映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电视剧《那山那海》10月17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首播,腾讯、爱奇艺、优酷、搜狐+全国IPTV等平台同步播出。播出后在央视收视率持续霸榜。

《那山那海》根据黄国敏中篇小说《山哈弄海》改编而成,以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观风寨三兄弟带领畲族同胞创造美好生活为故事主轴,生动展现出今天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伟大实践。该剧是由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申报立项,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局、省广播影视集团、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宁德市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等出品,张卫执导,杨铮、奚望、铁伟光、张光北、杨立新、何政军等主演的28集电视剧。

该剧一经上映,迅速引起文艺界广泛热议,特推出“从《那山那海》看山海巨变”主题评论。


山海意象交织的“中国精神”

仝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摆脱贫困,改变农民的命运,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反映脱贫攻坚伟大实践成为影视剧创作的热点与焦点。同样是乡村扶贫题材的电视剧《那山那海》,将镜头对准了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畲族。畲族是我国具有独特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仍有许多畲族聚居地依旧在险峻的山上,生活环境较为落后,《那山那海》便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畲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山历海、脱贫攻坚、谱写新篇章的故事。

一、那山·那海:畲族文化的映照

观看《那山那海》时,在视频弹幕和评论中常常可以看到类似“看得我好想哭啊”“我们畲族人民真的是这样的”此种评价。由此可见,这部电视剧能使观众自然代入作品中,引发观众的认同与共鸣。究其原因,该剧以平民视角的叙事、贴近现实的情境、人物细节的刻画等构建了一个真实的畲族乡土景观,无论是人物角色的姓氏、服装,还是畲族的山歌、信仰崇拜,映射出畲族传统文化,引发观众审美共鸣。

山歌是畲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节庆佳节或在田间劳动时,都会以畲语对话歌唱的形式载歌载舞。如剧中第7集,观山寨的人们在林源昌和陈越的帮助下准备离开世代生活的大山,到海边去寻求新生活时,背景音乐便是畲族的采茶山歌,欢乐开朗的山歌对唱体现着观山寨人们对未来新生活的向往。此外,剧中还展现了畲族人的祖先崇拜文化。据文献记载,畲族人民有着一位世代相传歌颂的祖先神盘瓠,畲族对于盘瓠的崇拜是畲族彼此认同的重要的根据,正因为有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盘瓠崇拜才使畲族在民族心理的认同上有了根基。在《那山那海》中,常常便会提到这位祖先神——在洪灾过后没有物资支援时,雷母便曾将供奉祖先神盘瓠的米拿来做饭充饥,并说到“祖先神会理解的”。剧中处处可见的畲族文化,增强了剧中故事情节、人物角色的真实性,从而使观众发出了“我们畲族真的是这样的”的共情感慨。

《那山那海》中对畲族文化的真实表现以及对细节的描写,凸显了该剧整体风格的质朴自然,体现了叙事与抒情贴合的人民性创作以及与生活、心灵紧密结合的现实性,艺术地再现了畲族人民的精神轨迹和命运变迁,构建了少数族群参与国家建设的时代图景,让观众既看到了畲族传统的独特样貌,又感受到了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成长。

二、那人·那家:乡土中国的情结

《那山那海》中的每一位人物,并不是单一的“好人”或者“坏人”的脸谱式人物形象。生活在那山、那海的那群人、那个家,以小人物群像的喜怒哀乐讲述40余年的山乡巨变。剧中,雷家老大铨水老实稳重,但却过于懦弱;老二恒水重情重义拼命能干,但有时过于冲动;老三德水聪明伶俐,读书十分出色,然而却少了一些对家人的着想。雷家三兄弟虽有各自的不足但仍努力拼搏的成长过程,使观众感受到活生生的、现实中的那人、那家,甚或看到了自己的生活。

剧中,畲族人民的乡土世界在“那山”与“那海”之间发生变化。如在第7集中,世代居住在山上的观山寨人民下山第一次见到大海的时候,使用了一个远景的镜头。在这一镜头中,并不是只能看到海,而是将山和海一同融入镜头——看到海的同时也能看到山,呼应了“那山那海”的主题意象,更表达了“那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难舍养育自己的根——“那家”。《那山那海》的地方书写与想象,在地方性经验的历史叙事脉络上深描了当代乡土中国的形象。费孝通先生曾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乡土性与社会发展融合,重塑了乡村生长活力,推动中华文明绵延永存——乡土,从未远离。

《那山那海》所讲述的脱贫攻坚、通往幸福生活的故事,诠释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精神”之生动注脚。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